定制開發電銷防封號系統
電話外呼系統,電銷人員可自動撥打客戶,一個坐席每天可呼出電話600-1000,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帶來更多潛在客戶;同時里面有CRM管理 搭載云服務器
制冷是最耗能的,把空調降溫改成液冷可以比傳統方式節省30%的電能。目前基站定義的環境溫度標準是18℃~28℃,這主要考慮了人工作的舒適度,但是現在基站基本實現無人,而且電路板有散熱措施,建議提高基站的環境溫度標準,這樣就能節省能耗。
長遠來看,5G的主要收入來自政企客戶,未來5G的計費標準要從以流量為主轉為綜合考慮時延、優先級、可靠性、價值等多個方面,所以政企客戶的業務收入有望達到消費者業務收入的3倍以上。因此雖然5G網絡的成本可能是4G的4~5倍,但運營收入可能是4G的6倍。可以認為,5G的投資回報會比4G好,或者至少是相當。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努力形成“以建促用”的5G良性發展模式
我國5G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累計開通的基站數已達69萬座,基本實現了地市級5G覆蓋,進入了發展的關鍵階段。要加快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根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5G建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未來3年,我國5G仍將處于“導入期”,要堅持適度超前的建設節奏,努力形成“以建促用”的5G良性發展模式。
要推動信息通信技術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凝聚產學研各方力量,積極推動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重點面向制造、能源、交通、農業、教育、醫療等領域應用需求,積極探索培育多樣化的應用模式,通過示范帶動,推動信息通信技術加速融入傳統行業,加快千行百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開啟數字經濟新時代。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應用于工業互聯網的5G基站總數超過3.2萬
工業互聯網已成為5G應用的主戰場,我國5G+工業互聯網投資已超過34億元,應用于工業互聯網的5G基站總數超過3.2萬。5G是工業互聯網的賦能技術,適用于工業場景對泛在互聯和高可靠性能的要求。未來70%的5G應用將部署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慧城市等實體經濟領域,因此,只有融入千行百業,5G才能真正釋放出它的技術優勢和商業價值。同時,5G必須與垂直行業的生產實踐、行業特性、知識經驗緊密結合,才能突破技術和行業壁壘,在實踐中探索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基礎電信企業和有實力的工業企業作為推進5G+工業互聯網的主要力量,要深化合作,積極探索虛擬專網、混合專網等多種建設和運營模式,立足實踐,適度超前,加快內網的改造建設,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設備提供商要加快5G工業芯片、工業模組、網關等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形成規模效應,帶動部署成本進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