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向我們這樣的移動公司的員工特別是客戶服務一線的客戶代表,他們是經營服務的生力軍,又是公司內部的“弱勢群體”,工作辛苦,壓力很大。這種壓力,一方面來自于服務的對象——客戶,面對形形色色的客戶,上班時思想要高度集中,不僅對各種問題要對答如流,而且還要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耐心、熱情,親切的服務態度;一方面來自于制度健全、管理到位的公司內部,KPI、計件、質檢、業務考試、績效考核、末位淘汰,上班時整個人就像緊繃的弦一樣。因此,作為管理人員在管理工作中,要處處從細微處傳遞對員工的關懷,為員工打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工作環境,解除后顧之憂,緩解工作壓力,讓員工快樂地工作,才能贏得客戶的滿意。所以當下提出關愛員工,提高內部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具有戰略意義。
在理念方面,關愛員工是 “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具體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人作為一種最活躍的生產要素,歷來也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已深受企業的關注。企業了解員工,關心員工,就能使企業目標更能體現員工利益和員工目標,更能促進企業發展和社會發展。
在法律方面,關愛員工是履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維護人權的重要體現。法律是黨和政府理念的法律化,體現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新的《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法律上對員工的合法權益進行了新的界定,也從法律上要求企業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在職員工,一視同仁,減少一些合同法上的不必要的勞動糾紛,從而更加有利地保障員工應享有的合法的勞動權益,
在企業文化方面,對員工負責、讓員工滿意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領會中國移動的企業文化內涵:“責任”和“卓越”,“以天下之至誠而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就包含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的關系。和諧企業文化是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要求,而和諧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對員工負責,即努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要使每個員工都能在企業的發展中得益,要有計劃地實施員工培訓,為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創造條件,積極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實現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的和諧。企業發展是員工發展之本,員工發展是企業發展之源。
二、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看關愛員工的內容
人類的需要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同的個人就其需求模式或結構也不盡相同。許多經濟學者研究和命名了人類的各種需要,在激勵理論的研究中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影響最為廣泛,最為人們熟知。馬斯洛在20世紀40年代根據人的基本需要按其產生的先后順序劃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從上圖可以看出人的需求層次,就像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最低層,是生理需求,即人們對食物、水、空氣、住房的生存需求,也是推動人們行動最強大的動力。只有當人類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接著,上升到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穩定、社會公平,也就是治安、醫療保障設施等問題。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社會的殘酷競爭和企業的末位淘汰等諸多因素,都會令安全感得不到滿足。然后,再往上,是感情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系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于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并相互關系和照顧。緊接著是尊重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需要一旦得到滿足,就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需求金字塔的最頂端,也是人的最高層次需要則是自我實現需要,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一樣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因此企業組織領導者和管理者必須因人因情況善于運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科學的分析員工的不同需要,以便運用合適的關愛方式來有效地激勵員工,發揮出員工的最大優勢為企業服務,謀取更多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