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青島市疫情防控的智能機器人小青,指導您是否xx?……領會到您剛從邊疆回顧,延遲您1秒鐘功夫,核實幾個消息。指導您從邊疆回顧后能否從來自行居家查看,未交戰他人?”
2月22日,人工智能 “疫情防控機器人小青”在李村街道上線。機器人可自動撥號住戶電話,過程多輪對話,自動備案住戶供給的疫情關系消息,對說過“發燒”“咳嗽”“去過湖北”等“敏銳詞”的住戶舉行標志。
這個人工智能系統每天能經過一齊電話撥號約2000通電話,實行對1600人次住戶的安康和震動情景排查并天生筆墨報表,動作街道社區疫情防控處事的要害參考。
社區是疫情防控處事的第一線,處事職員每天要對管區的住戶安康情景和震動情景舉行排查耗費時間勞累。“各人每天要撥號200通電話排查消息,每通電話問的題目差不離,簡單勞累煩惱。并且除去排查消息再有其余防控處事要做,壓力很大。”李村街道大嶗路社區處事職員馬睿說,“機器人小青的上線幫咱們處置了大題目。”
為了保證機器人小青成功上線,李村街道各社區經過微信群、社區微信大眾平臺等對機器人的電話號子舉行了公然,報告管區住戶更加是返青職員維持電話流利,共同做好機器人電話排查處事。
“本質的消息摸排,咱們不會實足依附于機器人。后期咱們將會對機器人摸排的情景舉行復核和抽查。”李村街道處事處綜治中心控制人李明說,“比方,2月22日一天,機器人小青共撥通了489通電話,個中有91通電話由于被住戶掛斷等因為沒有排查到消息,后期咱們將會人工舉行復核。”
接下來李村街道還會連接加大傳播力度,鞏固住戶對機器人電話消息搜集的清楚度和共同度,為未來各項消息排查處事供給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