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5日,天絲集團發布聲明稱,最高人民法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公司的上訴,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歸天絲集團所有。
一錘定音,這場耗時4年的商標之爭終于落下帷幕,并被載入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史冊。
紅遍全球的“雙牛逐日”商標塵埃落定
時間回到2018年8月30日,天絲集團原授權子公司紅牛維他命飲料公司向北京高院提出申請:“確認公司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所有者合法權益,并判令天絲醫藥公司向紅牛飲料公司支付廣告宣傳費用共計37.53億元”。
在訴訟過程中,其又將請求明確為“若不能單獨認定系列商標為紅牛飲料公司所有,則由紅牛飲料公司和天絲醫藥公司共同所有”。2019年11月末,北京高院作出駁回該請求的判決。
2020年4月,紅牛維他命飲料公司再次提起上訴,要求撤銷一審判決。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對此予以駁回,維持原判,還對其新提交的“50年獨占使用權”協議作出“真實性存疑”的認定,并不予采納。

“雙牛逐日”商標承載著天絲集團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
1956年,從事醫藥銷售的泰籍華人許書標成立了自己的藥品公司,并將其取名為“天絲”。有一次,他為工人們配制飲料,受到大家的歡迎,不僅自家廠子的工人愛喝,相鄰廠房的工人也愛喝,這便是紅牛誕生的契機。
通過對這種飲品進行配方改良,許書標將其推廣上市,不到一年便成為泰國功能飲料銷量第二的產品,并于次年拿下銷量冠軍。
紅牛在泰國的成功,讓許書標看到了它的發展潛力,他把紅牛推向海外市場的想法也越來越強烈。1982年,他把新加坡選為紅牛的第一個出口目的地,首次讓泰國市場以外的消費者認識到“紅牛(Red Bull)”品牌。
也是在這一年,奧地利商人迪特里?!ゑR特希茨在泰國旅行時,發現這種飲料能夠幫助他提神醒腦、克服時差反應,當即決定找到許書標,與他成立合資公司進行合作,5年后,紅牛進入歐洲。
合資公司開始大力推進兩方面工作,一是針對奧地利消費者口味調整配方,推出國際版產品,二是加強品牌文化建設,與各類國際極限賽事建立覆蓋合作,以體育精神賦能品牌。
雙管齊下,紅牛的品牌形象與極限運動象征的激情、挑戰實現強關聯,迅速火遍歐洲,隨后逐漸擴散至全球,出口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著名的能量飲料品牌。
當紅牛享譽世界之際,許書標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將紅牛帶回中國。
20起商標糾紛帶來的傷與痛
許書標的祖籍在海南,而天絲正是家鄉的一條街道。
1993年,正是華人企業家融入改革開放浪潮的重要歷史階段。他希望能夠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他便與華彬集團組建合資公司,由天絲提供香料和配方,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起初,在合約規定的20年間,雙方的合作將紅牛塑造成了中國功能飲料市場的領頭羊。
據了解,截至2016年,紅牛飲料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售額已超過1000億元,在2016年授權到期后至2020年,未合法授權銷售額也近1000億元。其他功能性飲料均難以望其項背。
而在2016年合約到期后,天絲方卻決定不再續約。對此,天絲集團董事長許馨雄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表示,一方面,許氏家族沒有拿過一分錢分紅,另一方面,許家還曾發現華彬方存在通過關聯交易轉移資金的行為。
雙方關系開始破裂,并開啟了長年的訴訟,環環相扣的案件超過20起,糾纏至今。在此背景下,紅牛在中國建立的聲譽和市場遭到重創,更遑論發展。
根據歐睿國際數據,2019年,我國能量飲料市場總銷售額為427.75億元,是近年來中國飲料市場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而紅牛則是這片藍海之中最優秀的競爭者,在福布斯2020全球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紅牛位列第69位。
如此優秀的品牌價值,卻沒有帶來相應的銷量回報。紅牛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巔峰時期的80%降至如今不足50%。
而終審似乎并沒有終結這種局面。再次敗訴后,華彬集團發布聲明稱“將通過一切可能的法律救濟途徑,包括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
對此,浙江曉德律師事務所陳文明律師在接受《野馬財經》采訪時坦言:“成功率非常低”。他認為,依據法院查明的事實和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來看,紅牛系列商標的所有權人是天絲集團,而最高法判決在我國民事訴訟體例中本身具有示范效應。
但不論誰勝誰負,雙方經多年的爭奪,對許書標先生辛苦創建的紅牛品牌都造成了深重的傷害。
堅決維護知識產權
正是從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議中吸取了經驗教訓,天絲集團深刻意識到知識產權保護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近年來,其連續開展維權活動,圍繞知識產權保護支持中國營商環境建設,決心不可謂不堅決。
僅2019年5月到2020年3月,泰國天絲聯手中國合作伙伴,協助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便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開展了200余次反侵權行動,查處各類山寨紅牛58000余箱、不法商戶300余家、造假工廠44個,抓捕嫌疑犯10余人,涉案金額超過5億元,此案成為2019年“十大典型案例”。
2020年世界知識產權日宣傳周期間,泰國天絲集團宣布在中國正式發起并設立“泰國天絲集團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基金”,助力中國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和制度建設。
2020年12月,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在南昌隆重舉行,天絲集團作為總協辦,在會上做了“商標鏈接世界,品牌助力內需”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對企業跨國經營、品牌價值內涵的認知和理解,并表示這一主題也是其始終踐行的理念,對于傷害企業商標價值、品牌價值的行為絕不姑息。

據了解,我國在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時,懲罰的力度、賠償的金額都有所提高,包括最高院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在內,這些都是推動企業公平競爭、技術創新的法治保障。
對此,天絲集團CEO許馨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不僅在經濟發展總量上不斷突破,更是正在轉向高質量發展,中國政府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舉措都令人印象深刻?!?/p>
目前,天絲集團已經宣布將在華追加投資10億元,并積極探索建立全新生產中心的可能性,結合天絲集團在食品和飲料行業積累的優勢資源和技術,攜手新的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創造中國飲料行業的繁榮未來。
市場未動,商標先行!希望各大企業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實施,做好對自己品牌的保護。你的品牌還沒有商標的話,那要趕緊去注冊了。你想在短期內獲得一枚優質的好標,建議通過購買商標的方式去獲得,時間上更快!后期商標好好經營的話,其孵化的品牌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