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本土商標品牌逐漸發展壯大,并開始進軍國際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開始運用國際通用實踐方式,正成為目前市場領軍品牌的強勁對手。早在2005年,在世界品牌實驗室( World Brand Lab)獨家編制的《世界品牌500強》中,中國就有四個本土品牌入選,分別是“海爾”(Haer)、“聯想”( Lenovo)、“央視”(CCTV)和“長虹”( Changhong)。 Coca-Cola(可口可樂)蟬聯第一, Microsoft(微軟)取代串 McDonald(麥當勞)排名第二, Google(谷歌)取代Noka(諾基亞)排名的第三。2018年6月16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了2018年《中國500美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在這份基于財務分析、消費者行為分析和品文牌強度分析而獲得的中國品牌國家隊陣容中,工商銀行(CBC)以1250.86億元的品牌價值首次榮登本年度最具價值品牌榜首。占據榜單前五名的還有國家電網( State Grid,1193.65億元),央視(CCTV,108529億元),中國移動( China mobile,1068.33億元),中國人壽( China life,824.37億元)。 這些品牌已經邁進世界級品牌陣營,與此同時,中國民眾對本土品牌的信任度也在逐年提高。為了讓更多的外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也讓更多的中國馳名商標和知名品牌走出國門并在國際化的征程上走好、走順。提出對商標品牌名的翻譯研究是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商標和品牌研究涉及眾多領域,尤其是經濟學領域,因此,在探討商標品牌名的翻譯之前,首先應從經濟學角度闡明商標和品牌以及與其相關的各類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