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寬城板栗”地理標志商標的龍頭企業——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其寬城板栗已遠銷日本、泰國、美國、德國等26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國內21個省市設立了銷售網點,銷售額突破1.5億元。承德神栗讓板栗產業成為寬城農業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省工商局把精準扶貧和實施“商標富農”工作有效結合起來,大力開展商標扶貧工作,提升了貧困地區企業和農民自身的造血功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創出新路。
農民增收的金鑰匙。地理標志商標產品的特有品質和稀缺性,使其在市場上占據了價格優勢。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精準扶貧”規劃,專門成立了板栗合作總社,入社農戶4萬余戶,解決就業崗位2000余個,帶動寬城20萬栗農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板栗收入占農民總收入的38%,有效保障了縣內45個貧困村21567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案菲酱髼棥钡乩順酥旧虡俗院螅抗锎髼梼r格平均提高8.5元,最高賣到每公斤50元,產品暢銷國內各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區,出口東南亞各國,使用“阜平大棗”商標的企業、合作社和農戶達到800多個,年產值達3.9億多元。
開拓市場的通行證。地理標志產品有很好的內在品質,容易形成較好的市場信譽,并且具有易識別、易記憶、易叫響的特點。同時,地理標志商標保護作為國際公認的保護制度,在國際上廣受認可,產品更容易打開國際市場。2017年,“晉州鴨梨”作為我國向歐盟提交的受保護的39件地理標志商標之一,出口4萬噸以上,出口額2億元,位居全國鴨梨出口額首位,每年帶動1.2萬戶果農增收5000萬元。目前,我省已有120多個特色農產品品牌進入京東商城河北館銷售,2017年銷售額達800多萬元。
特色產業的整合利器。為擴大地方土特產品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效益,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結合優勢產業資源,明確商標發展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不斷推動農產品商標,特別是地理標志商標和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培育,推動以商標為紐帶的特色產業發展。2017年全省新增涉農商標1.4萬件,新增地理標志商標19件。“遷西板栗”在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后,依照“公司+地理標志商標+農戶”的經營模式,其產品走出“有品名無品牌”時代,市場開發方面顯示出強勁的競爭力。2017年,全縣板栗種植面積達75萬畝,種植戶達到7萬戶,占全縣總人口的70%;板栗產量8萬噸,產值20億元,帶動產業增收7億元,農民人均增收4000元。板栗產業成為特色支柱產業之一,成為農民的“錢袋子”、“搖錢樹”。威縣申請“威梨”商標作為全縣梨產品的公用品牌,引導貧困群眾返租由40家大型龍頭企業、95家梨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建設的標準化梨園,地方政府做后盾提升“威梨”知名度、拓展“威梨”銷路,形成了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精準扶貧“威梨模式”,給貧困群眾脫貧吃了定心丸。
隨著地理標志產業本身的不斷發展壯大,全省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發揮其集聚資金、人才、生產技術優勢,不斷推動與之相配套相關產業擴大生產,開拓市場。依托地理標志資源的“梨花節”、“桃花節”、“大棗節”以及各種蔬菜、水果的采摘節應運而生,農家樂、農家院、生態村也經營得紅紅火火,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已成功舉辦16屆的趙縣梨花節,每年春天25萬畝梨花似雪,10公里花海飄香,賞花的15萬名游客帶來1400多萬元的收入;“清河羊絨”旅游文化節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核心要素展開,2017年交易金額近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