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單位犯罪認罪認罰從寬試點工作、嚴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2月28日上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出臺該院《服務保障浦東新區營商環境建設12條意見》(以下簡稱“12條意見”)。
從檢察院獲悉,“12條意見”結合浦東區位特色功能和發展定位,緊緊圍繞刑事檢察、民事行政檢察職能,嚴厲打擊與積極保護并重,把防控風險、服務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為維護市場公平公正提供法治保障。
加大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力度
從會上獲悉,此次出臺的“12條意見”,強調嚴厲打擊與積極保護并重,在準確適用刑事法律政策,謙抑執法、適度容錯的理念指導下,加大懲治侵犯產權犯罪力度;加強對涉案人員和涉案財產的強制措施的法律監督;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嚴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等。
在浦東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知識產權犯罪案件中,“Zespri”、“Dole”、“SWEETIO”等均系在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注冊的商標。
被告人萬某某等人大量購入上述品牌的假冒水果貼標,并在滬南路2000號上農批、龍吳路3188號、青浦區華新鎮西郊國際農產品教育中心等地的水果包裝店內及通過網絡予以銷售。
2017年5月25日,公安機關將涉案的6個窩點搗毀,抓獲13名嫌疑人,查獲印有上述品牌商標的貼標共計120余萬件。同年6月底,該系列案中6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
同年9月11日,浦東檢察院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標識罪將13名被告人提起公訴。同年10月12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上述13名被告人均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標識罪判刑。
浦東檢察院表示,上述被告人的行為侵犯了商標權人的權利,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檢察機關適時積極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及時固定商標權利人證明、商標真偽鑒定證明、鑒定人授權委托書,全面審查共同犯罪的具體分工、已銷售和待銷售的具體數量,準確適用法律并出庭支持公訴,充分彰顯了檢察機關對于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打擊力度。
浦東檢察院表示,該系列案的成功辦理,獲得了權利人的高度認可,為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對于整改到位、認罪認罰的企業,依法適用不起訴。“12條意見”中最具創新特色的,是探索單位犯罪認罪認罰從寬試點工作。
浦東檢察院副檢察長朱毅敏稱,涉單位犯罪的,一旦科以刑罰,將導致企業的經營能力、融資能力大大降低,企業的投資者、員工以及消費者、上下游經營者將受到巨大不利影響。對于這樣的案件,該院將聘請專家團隊從經濟安全、公共利益、市場秩序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一方面提出可行性檢察建議,限定涉案企業在一定時間段內整改,另一方面評估有無必要對涉案企業啟動相關程序。
“對于整改到位、認罪認罰的企業,依法適用不起訴。這樣既震懾企業重視整改,又最大限度保護市場主體的發展空間,給企業容錯、改錯的時間和空間,營造公平公正、寬松透明的營商環境。”朱毅敏表示。
另外,浦東檢察院將繼續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協同保護,通過命名檢察官辦公室法律服務窗口,搭建與高新技術企業溝通互動平臺,為創業人員提供便利維權渠道。同時,該院將定期發布白皮書、檢察建議和專項報告等,通過“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加強對市場主體的法治教育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