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品牌權利人保護報告顯示,在投訴信息的高頻關鍵詞上,“代購”、“專柜”、“原單”、 “高仿”最為頻繁,“專柜”“原單”“高仿”分列二三四位?!岸ㄖ啤?、“A貨”、“工廠”、“復刻”、“1:1”也排在前列。
截至2018年3月,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帳號數超過10億,月活躍公眾號350萬個。我們每天打開微信朋友圈或訂閱號都會接收成千上萬的信息,這其中不乏存在誤導或欺詐內容的信息。
微信審核團隊曾接到品牌方路易威登的舉報,其稱發現有部分公眾號雖然在名稱中并未直接出現仿冒、售假等字眼,或直接侵犯其商標權益的違法侵權行為,但結合其功能介紹、具體發布的內容進行綜合判斷,確實存在發布或售賣路易威登品牌仿冒產品的行為,可能會讓消費者以為是品牌方的產品。
以公眾號“LV名品匯”為例,微信審核團隊認為單純從名稱上看難以判斷其侵犯LV的商標權,但其功能介紹稱專營LV包包、皮帶、鞋子、圍巾等,同時經常發布文章介紹“原單”的產品型號,文章配圖的水印為“PRADA超A貨”。此外,微信審核團隊查看了公眾號的注冊主體,由于注冊主體名稱“XXX路易威登皮具商行”與投訴品牌方有一定相似性,公眾平臺特向品牌方確認公眾號注冊主體是否有品牌方的授權可合法出售品牌方產品。
在明確品牌方與公眾號注冊主體沒有任何關系,也從沒有授權其進行生產、銷售、出口任何帶有LV、路易威登等注冊商標的商品后,公眾平臺認定該公眾號在不當使用LV商標,造成消費者的誤認或混淆。根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侵權責任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公眾平臺的運營規范,對被投訴的公眾號進行注銷處理。
除了嚴重侵犯品牌權利人商標權益的行為,還有不少違法活動是通過誘導分享、欺詐等方式展開的。
根據其他用戶和品牌權利人的舉報,微信審核團隊發現有部分用戶利用個人微信號冒充羅萊家紡、阿迪達斯等品牌的官方客服人員,推出“轉發群聊或朋友圈就能免費領取商品”的活動,讓用戶轉發帶有二維碼的“轉發送產品”的海報,達到快速擴散的效果,以此騙取用戶轉發及快遞郵費。目前,微信品牌保護聯合團隊已對于5527個涉"免費送欺詐"帳號進行了限期或永久封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