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早上,李先生等十幾位商鋪的檔主在微信群中各抒己見,準備應訴端州區法院送達的傳票,“我們都覺得很意外,自己出售的‘佰得’打火機居然侵權,被‘百得’打火機的生產廠家起訴到了法院。”
李先生等十幾位檔主在高要區南岸街道經營煙酒、小超市等,店鋪里以每只一元的價格出售“佰得”打火機。讓他們始料不及的是,這只小小的打火機給自己惹來了大麻煩。
今年2月28日至3月2日,李先生、伍女士等十幾位檔主先后收到端州區法院送達的傳票等法律文書,他們經過介紹和聯系,專門建立了微信群,“收到傳票我們才知道出售的打火機侵權,十幾位檔主成了被告。”
端州區法院的傳票等法律文書顯示,2月23日,該院受理原告廣州百得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訴李先生等人侵害商標權糾紛案,經審查確定立案。
李先生等檔主接到傳票后如夢初醒,“去年1月份,幾個年輕男女來到我們的店鋪買了一盒‘佰得’打火機,他們用微信支付購物款以后,還拍了照片,原來這些都是為起訴我們做準備。”
李先生等檔主感到很無辜和委屈,“我們出售的‘佰得’打火機與‘百得’打火機商標讀音相同,產品外觀圖形相似,很難分辨到底哪個是正牌,哪個是冒牌,‘百得’打火機的廠家應該起訴‘佰得’打火機的生產廠家,律師應該首先提醒我們停止侵權,而不是直接起訴。”
李先生展示了多只“百得”與“佰得”打火機,記者看到“佰得”打火機的外觀、圖形和文字,都近似“百得”打火機,一般人很難分辨正牌和冒牌。
原告廣州百得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起訴書顯示,被告李先生等人銷售的“佰得”打火機,與原告生產的“百得”打火機是同類產品,“佰得”擅自使用了與原告核準注冊的“百得”文字商標、圖形文字商標近似的標識,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
根據《商標法》等相關規定,被告李先生以營利為目的銷售“佰得”打火機,侵犯了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屬于侵犯原告注冊商標權的行為,應立即停止這種侵權行為,賠償原告的經濟損失等費用兩萬元。
廣州百得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律師對記者稱,該公司起訴李先生、伍女士等高要區的商鋪檔主,是一個很簡單的商標侵權案件,律師沒有起訴前通知停止侵權的義務。他們銷售的“佰得”打火機侵害了廣州百得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利益,應當作出經濟賠償。
廣東科業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韓偉華認為,李先生等檔主要積極應訴,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他們可以聯系上一級供貨商,索取相關的憑證,同時向專業人士咨詢,自己的銷售行為是否涉嫌侵害商標權。如果沒有侵權,應尋求法律專業人士的幫助,如果確實侵權,應盡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韓偉華還提醒,“正規超市等商家的進貨要求很嚴格和規范,風險較小,值得小商鋪檔主參考。如果進貨渠道正規、手續完備,一旦發生侵害商標權等案件,就能很好地保障小商鋪經營者的權益。”
相關閱讀:
注意商標在申請前要保密
注冊商標如何少走彎路
商標注冊為什么要檢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