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班員,從體力工作者向腦力工作者的轉變
前一篇《呼叫中心排班三步走之預測篇》我們談了如何進行話務量的準確預測。預測完成后,排班員最具復雜性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人力安排一方面要達到設定的服務水平,另外,還要考慮呼叫中心運營成本,平衡座席期望;同時,在安排過程中還要考慮工時要求,環境要求、座席本身技能等因素。隨著呼叫中心環境的日益復雜,手工排班越來越難以平衡服務水平與運營管理的矛盾。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狀況,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影響人力安排的因素。
影響人力安排的關鍵因素
座席數=Agents(服務目標%,服務目標基準時長,呼叫量,平均服務時長)
根據Erlang公式,座席數與呼叫量,平均服務時長相關,同時與設定的服務目標有關。由于我們已經對話務量進行了預測,因此,按照上式就可以計算出各時段的座席需求量,進而安排人力。但是,實際情況比這復雜的多。排班過程受到環境、座席員等多種因素的限制。
首先,環境因素決定了班次設置的靈活性。假如呼叫中心臺席設在市中心,交通比較方便,則可以不考慮交通的影響,根據話務曲線特性來設置班次;但假如呼叫中心地點比較偏僻,座席人員上下班需要乘坐班車,則班次設置就必須與班車時刻表結合起來,人員安排、加班的安排都要考慮班車的影響,人員安排的靈活性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再舉一個例子,如果餐廳固定中午12:00-13:00開放,所有座席人員都要在此時段內就餐,假如就餐時間為半小時,則最多只能分成兩組就餐,50%的座席不可用將可能對服務水平造成致命的影響;假如就餐時間相對靈活,分成4組人員就餐,顯而易見,對服務水平的影響要小的多。此外,臺席數目、工時要求等都可以看作是環境因素,在人力安排過程中都要充分的考慮。
其次,座席技能影響排班的準確性。考慮在呼叫量,服務目標完全一樣的情形下,安排老員工可以達到服務目標,但是,安排同等數量的新人就可能達不到服務目標。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熟練度不同。
服務水平=SL(座席數,服務目標基準時長,通話量,服務時長)
雖然擁有同樣的技能,但新人熟練度顯然要差一些,也就是說,同樣的電話,新人的服務時長要更長,從而影響服務水平。因此,要做到精細化排班,不僅要考慮技能,技能的熟練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顯然,如果想安排新人,適當的多排幾個人是明智的選擇。
此外,座席縮減也會對服務水平造成影響。縮減指的是座席實際未提供服務時間與座席付費時間的比值。
縮減(Shrinkage)=(座席付費時間 - 座席提供服務時間)/座席付費時間*100%
縮減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預見的縮減,包括法定假日、休假、午餐、小息、培訓等,這類縮減在排班之前就可以確定;還一類是不可預見的縮減,如班長進行一對一指導、座席接到臨時任務、座席莫明其妙消失等所有現場突發的導致座席不能接電話的情形。座席縮減同樣會對服務水平造成損害,因此,在排班之前就需要對可預見、不可預見縮減進行預估,適當多排一些座席,以消除縮減造成的影響。縮減與座席數關系如下:
排定人員數量=基準人員數量 /(1-縮減)
(其中,基準人員數量是按照服務目標、呼叫量計算的座席數目)
人力安排過程中,座席喜好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呼叫中心是一個人員流失率較高的行業,提高座席滿意度、減少座席流失對提高客戶滿意度、降低運營成本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手工排班,排班員的夢魘
目前,絕大多數的呼叫中心還是在手工或利用Excel等計算工具來進行排班,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典型的手工排班流程:
►班次及規則:根據歷史話務曲線特性,并結合呼叫中心環境限制,確定班次;設定排班規則(如工時,休假等);
►人力需求確定:根據前一階段的預測結果,利用Erlang公式,計算出各時段的人力需求;
►人力安排:按照人力需求,結合班次規則制作班表,在這一階段,往往采用組排班的方式,班次活動,如午餐等,也一般按組來統一組織;
►規則校驗:檢查班表是否違反工時、休息等班次規則,并進行微調;
►班表發布:班表發布到班組、座席。
由于目前呼叫中心的規模越來越大,這個過程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首先,手工排班工作量很大,排班員的精力大部分消耗在規則、人員、話務曲線的匹配、校驗中。以移動公司1個月的班表為例,幾個排班員要耗費少則2-3天,多則1-2周的時間進行排班,反復的校核班表是否符合規則,是否存在工時過少、過多的情況,是否有連續兩頭班、夜班過多的情況……拷貝、粘貼、復制、填充、計算,繁瑣又容易出錯的頻繁操作讓排班員不勝其煩。如果考慮多技能座席,更是給排班員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如果僅僅是工作量大,我想排班員還能夠忍受,更要命的是,排出的班表不能做到精確。要么人員太多,導致運營成本上升;要么人員不夠,無法達到預期的服務目標。以呼叫中心典型的雙峰曲線為例(如下圖),排班所追求的是人力安排和話務曲線的盡可能吻合(也就是圖中藍色的最佳排班線),達到在滿足服務水平的基礎上盡可能少的安排座席資源。而在手工排班中,由于大量的采用組排班,組中成員同時上下班、同時午餐,導致人力安排的靈活性降低,不能盡可能的去擬合話務曲線。此外,參考前面談到的影響人力安排的因素,手工排班中考慮了環境的影響,部分考慮了縮減,但座席技能因素考慮很少,基本認為所有人員的技能熟練度一致,不可預見性縮減也沒有考慮進去,導致最終會對服務水平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手工排班是一種粗放型的排班方式,隨著運營要求的提高,表現出一定的不適應性。
座席期望在這個過程中也很難得到滿足。排班員首先關注的是服務水平,其次是運營成本,至于座席的喜好,只能在班表排定的基礎上作些微調。這種家長式的管理對座席的歸屬感,積極性都是一種打擊,由此造成員工滿意度的下降將間接影響座席的工作效率,造成服務水平降低,用戶滿意度降低。因此,如何在排班過程中滿足座席期望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課題。
班次排好后,是好是壞?是否能有更為合理的安排方式?能否排出多個班表進行選擇?由于龐大的工作量,手工排班一般難以實現這樣的比較。排一個班表就夠頭疼的了,排多個班表?還讓不讓人活了。
總之,手工排班下,排班員就是一個體力勞動者,不停的重復拷貝、粘貼、修改等繁瑣的動作,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班次是否合理、如何從排班模式上進行改進。這是一個無奈的現實,隨著呼叫中心規模的擴大,這種現象將更為嚴峻,亟需提高排班員工作效率,將他們從繁瑣的計算中解脫出來。
排班軟件,引領排班員走出迷局
目前,國內市場上涌現出了眾多的排班軟件,象Verint公司的Impact 360運營管理套件(原來的BluePumpkin)、Aspect公司的eWFM系統、Genesys的排班軟件、IEX等,這些都是國際上比較知名的品牌,國內也有遠傳等廠家開發了自己的排班系統。這些軟件,從功能、設計理念上各有特點,也有專門的文章闡述各自間的優劣、特點。在本文中,我們主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看看排班軟件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改進,選擇排班軟件又該從那里下手。
降低勞動強度,實現自動化排班
自動化處理是引入排班軟件最迫切也是最基本的需求。排班員的工作絕不應該是拷貝、粘貼,他們應該更加注重如何改善運營效果,如在什么時間增加人力會提高整體服務水平?班次設置是否合理,能否通過更改班次來提升服務水平等。通過引入排班軟件,排班員可以專注于規則的設置、班次的設置,在服務水平等參數設定完成后,軟件能自動排定班表,最大限度的減少排班員的手工干預,提高排班工作效率。因此,自動化程度的高低是選擇排班軟件的一個基礎指標。
提高排班準確性,實現最優化排班
前面參經提到影響人力安排的若干指標,對這些指標的合理處理是生成最優班表的關鍵。
服務目標的設定:目前,大多數的呼叫中心都是多業務呼叫中心,各業務對服務目標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比如:移動公司的VIP、全球通業務具有比神州行、動感地帶業務更高的服務目標;銀行VIP客戶業務具有比普通客戶業務更高的服務目標。此外,針對不同時段,應該可以設置不同的服務目標。比如,在話務忙時設置較高的服務目標,對于提高整體服務目標具有顯著的意義。
縮減率的設定:不考慮縮減率,很可能造成對服務水平的打擊,在手工排班模式下,也幾乎不可能考慮縮減率,因為這將帶來排班員工作量成倍的上升。借助排班軟件,可以對縮減率,甚至是不同時段的縮減率進行設置。這樣做的意義非常明確,提前預估座席縮減,適當多排幾個座席,即使在座席縮減的情形下也不會對服務目標造成大的損害。
技能的設定:技能設定首先是考慮多技能的設定,處理多技能是排班軟件相對手工排班的一個強項。更進一步,為實現精細化排班,還需要對座席的技能熟練度進行設定。前面已經講過,熟練度低的座席將會占用更長的處理時間,單位時間內處理的電話較少。因此,設置熟練度能更好的反映座席技能狀況,避免對服務水平的損害。
班次、班次事件的設定:在傳統手工排班模式下,為擬合話務曲線,常常設置大量的班次,如早班,可能會分成7:00,7:30,8:00,8:30…等不同開始時間的若干班次,顯然,這加劇了排班員的超強工作負荷。對于班次事件,如午餐、小息等的處理也同樣如此。在排班軟件中,為了消除類似的影響,要能夠對班次、班次事件針對絕對時間、相對時間進行設置,以滿足現場環境、運營管理對排班的要求。
組排班的靈活設定:手工模式下,組排班被大量應用,但組排班與最優排班是一對矛盾。為了實現最優排班,排班軟件不僅要支持組排班,更要支持基于單個座席的排班。
提高班表合理性,實現復雜排班規則
在手工排班中,能夠處理的規則主要包括班次規則和工時規則,即控制座席上相應的班次,控制座席每周、每月的工時等。借助軟件的幫助,可以實現更為復雜、合理的處理規則:
►班次規則:如設定座席可以上那些班次,某些班次最長連續幾天等;
►休假規則:座席可以在那些天休息,在那些班次后必須休息等;
►工時規則:座席的周最大、最小工時,月最大、最小工時;
►公平性規則:如某組座席夜班數目必須保持相等;
►組規則:設定那些人員必須同組工作,同組是否同時開始工作等;
►輪班規則:設定不同班次之間的輪換規則。
►……
通過設置復雜的處理規則,班表更能符合運營管理的要求。
平衡座席喜好,提高座席滿意度
由于工作量的原因,在手工排班中很少考慮座席期望。引入排班軟件后,由于計算機的超強處理能力,可以允許座席設定各自的排班喜好,比如說某些座席更喜歡上8;00開始的早班,某些座席更喜歡上夜班等等。在排班過程中,系統可以自動在座席喜好與服務目標間進行平衡,盡可能的滿足座席期望,從而達到提高座席滿意度的目的。
輸入假想條件,預估整體影響
生成班表是不是最優,有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呢?引入排班軟件后,這個問題將有望得到解決。
幾乎所有排班軟件都具有“what-if”(假想)特性。即輸入假想條件,評估對呼叫中心的影響,解決詛如此類的問題:如果話務量增長10%會怎樣?平均處理時長縮短10s會產生什么后果?這些能夠使排班員對呼叫中心整體有一清晰的預判。
部分排班軟件則更進一步,能夠生成假想班表,為呼叫中心的運營提供參考。在假想環境中修改部分參數,生成假想班表,然后進行班表對比,看在符合SL要求的基礎上那個班表工時最少,更合理。舉例來說,如果排班員想是否能通過Part-Time座席節省運營成本,則他可以在假想環境中添加‘虛擬座席’,設定這些座席的班次、工時規則,替換部分正式座席進行排班,完成后對比兩個班表的SL,工時,看那一個更好,從而判斷是否應該引入Part-Time座席。
隨著呼叫中心規模的擴大,業務環境日益復雜,運營要求也逐步提高,在這種形勢下,傳統的手工排班不再適合。借助排班軟件,將排班員從繁瑣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進而關注運營管理層面的問題,完成從體力勞動者到腦力勞動者的轉變,將是今后幾年呼叫中心建設、運營中的核心議題。
作者為寶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