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預防
防御計算機病毒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應該加強內部網絡管理人員以及使用人員的安全意識,使他們能養成正確上網、安全上網的好習慣。再者,應該加強技術上的防范措施,比如使用高技術防火墻、使用防毒殺毒工具等。具體做法如下:
(2)權限設置
口令控制。很多計算機系統常用口令來控制對系統資源的訪問,這是防病毒進程中,最容易和最經濟的方法之一。網絡管理員和終端操作員根據自己的職責權限,選擇不同的口令,對應用程序數據進行合法操作,防止用戶越權訪問數據和使用網絡資源。在選擇口令應往意,必須選擇超過6個字符并且由字母和數字共同組成的口令;操作員應定期變一次口令;不得寫下口令或在電子郵件中傳送口令。通常簡單的口令就能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因為系統本身不會把口令泄露出去。但在網絡系統中,由于認證信息要通過網遞,口令很容易被攻擊者從網絡傳輸線路上竊取,所以網絡環境中,使用口令控制并不是很安全的方法。
(3)簡易安裝
集中管理。在網絡上,軟件的安裝和管理方式是十分關鍵的,它不僅關系到網絡維護管理的效率和質量,而且涉及到網絡的安全性。好的殺毒軟件能在幾分鐘內輕松地安裝到組織里的每一個NT服務器上,并可下載和散布到所有的目的機器上,由網絡管理員集中設置和管理,它會與操作系統及其它安全措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網絡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并且自動提供最佳的網絡病毒防御措施。
(4)實時殺毒,報警隔離
當計算機病毒對網上資源的應用程序進行攻擊時,這樣的病毒存在于信息共享的網絡介質上,因此就要在網關上設防,在網絡前端進行殺毒。基于網絡的病毒特點,應該著眼于網絡整體來設計防范手段。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LAN服務器,服務器上的網關,Internet層層設防,對每種病毒都實行隔離、過濾,而且完全在后臺操作。例如:某一終端機如果通過軟盤感染了計算機病毒,勢必會在LAN上蔓延,而服務器具有了防毒功能,病毒在由終端機向服務器轉移的進程中就會被殺掉。為了引起普覺,當在網絡中任何一臺工作站或服務器上發現病毒時,它都會立即報警通知網絡管理員。
(5)以網為本,多層防御。
網絡防毒不同于單機防毒。計算機網絡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是同時運行多程序、多數據流向和各種數據業務的服務。單機版的殺毒軟件雖然可以暫時查殺終端機上的病毒,一旦上網仍會被病毒感染,它是不能在網絡上徹底有效地查殺病毒,確保系統安全的。所以網絡防毒一定要以網為本,從網絡系統和角度重新設計防毒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查殺網絡上的計算機病毒。
(6)定期備份
無論設計得多好的軟件,都有可能因為一些意外造成資料的丟失。這些資料一旦丟失而又沒有備份,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對于日常性的資料,最好能夠每天備份。這樣,就算資料流失了,也只是損失一天的資料而已。
目前的備份設備有很多可供選擇,如CD-ROM, DVD等。有些維護人員只是把工作過程設定在電腦中,然后將備份設備開著就不管了。其實這是不對的,應該每夭確認前一天的備份工作已確實完成了,并且要留多份備份,這樣才比較安全。另外,如果備份的資料具有機密的性質,不但要確認每日備份后資料的流向,對過期的備也要進行徹底的銷毀。
維護工作中發揮最大主導作用的還是人的因素,維護人員的素質高,維護工作的難度就顯小;維護人員的工作熱情高,技術難題的難度就顯得低。所以,維護工作中必須堅持的一點就是以人為本,尊重工作人員的勞動,給其創造學習和發展的機會,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為維護工作的順利開展鋪墊良好的基石。 "對一個人的最大尊重就是對其勞動的尊重",我不記得在哪里看到的這句話,但我從未懷疑過這句話的正確性。一個工作者的勞動得到了尊重,他才有繼續更好工作的積極性,才能對自己的工作注入滿腔的熱情和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