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呼叫中心規模的日益擴大和服務水平、運營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如何在現有人力條件下達到客戶服務水平目標,合理安排人力、優化現場管理成為排班師面臨的巨大挑戰。針對呼叫中心排班縮減率的計算方法,十個人或許有十個答案。為了進一步明確這個答案,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
一、什么是排班縮減率
縮減(Shrinkage)指的是座席實際未提供服務時間與座席付費時間的比值。對于縮減的定義,仁者見仁,但意思都是一樣的:
縮減就是影響客服人員正常工作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事;
縮減就是影響客服人員工作效率的一連串事情;
縮減就是坐席總數與工作坐席數的比值。
二、什么是呼叫中心排班縮減率
縮減是呼叫中心排班系統中的一種方式,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預見的縮減,包括法定假日、休假、午餐、小息、培訓等,這類縮減在排班之前就可以確定;還一類是不可預見的縮減,如班長進行一對一指導、座席接到臨時任務、座席莫明其妙消失等所有現場突發的導致座席不能接電話的情形。
比如說,Erlang計算顯示半小時需要70個客服,縮減率為30%,那么實際應該需要100名客服。這個排班縮減率更傾向于用來指定工作計劃,而不適合當做一個指標進行實時跟蹤。
三、影響排班縮減率的因素
大致可以歸納為兩種因素,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
1.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生病,度假,國家法定節假日,付費小休,曠工,遲到等。
2.內部因素。主要包括:會議,培訓,客服一對多,系統故障,設備突然停止工作等。
四、如何計算縮減率
可以套用公式,如下圖:
五、如何使用縮減率
理論上來說,縮減就是減員。排定人員數量=基準人員數量/(1-縮減率)。比如說,Erlang計算顯示半小時需要70個客服,縮減率為30%,那么實際應該需要100名客服。
六、注意縮減率誤區
計算縮減率時一定要注意公式套用方法,否則計算結果不準確。那么,行業的平均縮減幅度是多少呢?大多數的呼叫中心專業人士認為,正常情況下,縮減率應該在30%—35%。全球基準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平均縮減率為35%。
七、縮減率與利用率
利用率其實就是縮減率的曾用名”,就是客服提供服務的時間與付費時間之比。也就是說,30%的縮減率相當于70%的利用率。縮減率+利用率= 100%。一些企業試圖通過提高利用率從而提高效率,但用長遠的眼光看,這樣做是不利的,因為企業應當把培訓放在首位。
縮減率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企業需要定期測量呼叫中心的縮減率,切忌一刀切的方法。一年當中,縮減率在夏季(尤其是暑假期間)或圣誕節期間是最高的,如果圣誕節的假期更長到12月底,那么縮減率會更高;而一天當中,縮減率在上午的9點到11點和下午的14點到15點之間是最高的,因為這時候正是企業或部門開會、做工作安排的時候。
八、如何使用縮減率
1.以小時為單位表示而不是百分比。縮減率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現出來,用來做工作規劃和安排,但這對于運營來說基本沒什么作用,因此需要以每天/每周/每月/每小時/每分鐘表示。
2.縮減率低并不是好現象。縮減率KPI不像趨勢和戰略意圖那樣重要,比如說縮減率非常低(意味著生產力高),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KPI指標,但如果這個低縮減率來源于減少員工培訓的時間,那就得不償失了。
3.兩步法。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那就是把所有客服未提供客戶服務的時間都算作縮減。簡單分為兩步:先計算外部影響因素下的縮減率,在此基礎之上再計算內部影響因素下的縮減率,這樣計算結果會比較精確。
Udesk智能客服系統:
是國內領先的SAAS客戶軟件服務提供商,2016年8月,獲得B輪一億元人民幣投資。Udesk幫助企業快速低成本的搭建自己的移動互聯時代的智能客服系統,用一個通用的平臺連接電話、在線客服、手機APP、微信、微博、短信、郵箱、web等所有渠道。包括五大核心功能:呼叫中心、在線客服、智能機器人、工單系統、移動客服。20+行業,數萬家企業,選擇Udesk客服系統開啟企業高效客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