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期員工培訓結束后,大概會給每個班組1-2個新名額,這一兩個新員工如何迅速的適應新的集體?消極的做法是:不與同組其他員工交流接觸,只與同期的員工形影不離,這樣漸漸就會與組織中的多數人形成隔閡,本來一個班組就是一個小團體,這樣的小團體中又存在著小團體,既不利于班組的成長,對個人業務水平的提高也是一種阻礙。積極的做法是,當有新員工進入班組,班組長在班前會上應該著力介紹一下并安排一位老員工與其“結對子”。每一位新員工在進入班組后,都會安排一名績效好的老員工作為“師傅”,帶領著“徒弟”快速地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中。
“小群體”之二:老員工
這里所說的老員工,不是指年齡范疇上的,而是指參加呼叫行業時間長度上的。老員工熟悉公司的規章制度,新業務知識學習和吸收的能力強,在解答客戶疑問時也駕輕就熟,即使面對難纏用戶或較偏的業務知識也能夠從容不迫,游刃有余。可以說,常年積累的工作經驗,每一位老員工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寶典,這正是其他員工所欠缺的,可以說這一套工作寶典也是整個呼叫中心的一筆不可奪得的財富。所以,一個運作良好的呼叫中心應該竭盡全力去維護這一財富,不讓老員工過早地流失,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流失掉一個老員工比流失掉10個新員工更可惜!因為培養一個老員工所付出的代價遠遠大于10個新員工!
同樣,老員工也需要特殊的對待,譬如在休年假或者其他福利方面應該對其多做一些考慮。舉個例子,某位老員工在呼叫中心已經工作5年了,她自己也深知不可能一直做一名座席代表,所以最近也在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但是該員工并不了解自己除了能做一名座席代表外還能做什么,整日在這種矛盾和焦慮中度過,甚至影響了自己當前的工作和績效。針對此種情況,可以針對此類人群開展一些諸如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培訓,既是對員工的將來負責,也不會影響到員工的工作績效,說到底,對整個呼叫中心的業績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
“小群體”之三:準媽媽
眾所周知,呼叫中心是一個“娘子軍”,絕大多數座席代表是女性,70%年齡在18-25歲之間,這個年齡階段的女性正處在婚齡和育齡的階段。“準媽媽”也是呼叫中心一道獨特的風景。看著微微隆起肚子,穿著防輻射孕婦裝的準媽媽們,其他的女性座席代表都會油然生出一種莫名的情感,或許在想自己也會有那么一天吧,既然如此,每位女性員工就更關心公司對準媽媽們有那些特殊的關懷。建議呼叫中心將每位懷孕7個月以上的準媽媽重組到一個班組,叫“希望工程”組,而且“希望工程”班組的準媽媽們上的全是行政班,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朝九晚五”,在業務考核和抽查上也有特殊的對待。其實,對待這一群體能做的還有很多,譬如在培訓上多提供一些適合準媽媽育嬰之類的培訓,提供一定的心理培訓,預防準媽媽們產生“產前抑郁”的情況,雖然這類培訓看似與工作無關,但是其作用是深遠的,因為伴隨著對準媽媽特殊關懷的完善,每一位適齡女員工都會更加踏實地在公司工作,因為她們相信自己也會有被關懷的那一天的。
“小群體”之四:男員工
上面已經提到,呼叫中心是一個“娘子軍”,但是,占5%左右的男員工不能不說是“萬紅叢中的一點綠”。他們的服務同樣耐心細致,業務能力也是須眉不讓巾幗,尤其在處理投訴問題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男員工處理投訴電話平均時長低于女員工)。
作為一個男人,或者說,作為一個中國男人,一生中主要的任務是要養家糊口,呼叫中心的工作不能說是沒有前途,但是至少對于男人來說,它不是一個理想的職業。首先,它的發展空間低,基本上沒有晉升的空間;其次,期望待遇差距較大,一線員工的平均工資水平是略高于當地平均水平的,但是,這個水平對于女性員工來說或許已經達到其期望值了,但是對于男性員工,面臨著結婚、買房、乃至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諸多壓力,況且這份工作還不是鐵飯碗,所以很多男性員工在進入公司的時候已經開始想什么時間離開了。對于這類員工,流失是早晚的事,只是時間的問題。
男性員工也有一些女性員工所不具備的優點,譬如抗壓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較之女員工相對較強;況且無論做什么工作,都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這在心理學上是有根據的。如何針對男員工的特點,揚其長避其短呢?還是回歸到他們的基本需求上,只有企業想員工之所想,為他們提供有效有用的培訓,才不會發生“人在曹營心在漢”的情況。
“小群體”之五:外地員工
呼叫中心的員工構成中,絕大多數以本地人為主,因為接聽的電話基本來自本地客戶,難免存在方言的問題,本地員工更容易與客戶溝通,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然而,在大多數呼叫中心中也不乏老家在外地的員工,有的是因為嫁到當地,有的是因為娶了當地的老婆,還有就是隨做生意的父母來到了當地。總之,外地員工在工作環境中是否有歸屬感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工作績效,如果公司能夠給外地的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給外地的員工一種家的感覺,相信外地的員工在異鄉也不會感到孤獨落寞而影響工作。另外,遇到節假日或者春節的時候,優先照顧外地員工,允許他們有一個相對較長的假期回家探親,即彰顯了公司管理的人性化,又提高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可謂一舉兩得。
當然,呼叫中心中這樣的“小群體”還有很多,譬如軍嫂(員工的老公在部隊,兩人長期兩點地分居)、單親家庭子女(父母離異)、離異員工、長期績效差的員工(需要鼓勵和贊賞)、80后員工等等,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只是想通過這篇文章能夠使呼叫中心的管理者們更關注中心中的“小群體”。這種關懷不僅僅是指從物質層面上,更是要從精神層面上對這些“小群體”進行積極的關懷。
古語云: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一個健康發展的呼叫中心,不應該忽視“小群體”的存在,只有做好這些細節工作,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歸屬感都會隨之增長,最終受益的還是呼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