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呼叫中心逐漸向企業的銷售和售前環節轉移,呼叫中心正由成本中心向盈利中心轉型,企業對呼叫中心的需求釋放出空前強大的活力,呼叫中心正誕生出呼叫中心系統即服務(CCSaaS)的全新模式。
哪些企業對呼叫中心的需求更迫切?相較于傳統的呼叫中心,云化的呼叫中心有哪些更為人性化的改變?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專訪了訊鳥軟件CEO吳益民。
CEI:你認為基于云化的呼叫中心能為客戶帶來什么樣的機遇和改變?
吳益民: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通訊服務在互聯網上即可開通獲取服務,呼叫中心企業登錄自助服務的會員網站可自主選擇購買服務,分配座席賬號,查看賬單等。企業根據自身業務按需獲取,自由增減服務資源,能夠支撐無限量大的服務資源,坐席規模無限。
CEI:傳統的呼叫中心存在著哪些弊端?
吳益民:首先,傳統的呼叫中心信息不易獲取,在不同的廠商采購到的軟件硬件設備,集成復雜,建設周期長。其次,傳統的呼叫中心設備買來建好后,若座席需求變少,無從縮小規模,浪費資源;若需求增加,需要重新采購設備,遇到新一輪建設投入的問題;并且一套設備的單點坐席規模有限。最后,是過高的成本,高昂的IT維護費用和人力資源費用讓企業一次性投入大,并且不能自由應對業務的淡旺季,產生很大一部分埋沒成本。
CEI:基于云化的呼叫中心在性價比上會不會高于傳統呼叫中心?
吳益民:會。基于云化的呼叫中心是按月收費,按使用收費;不需要設備投入、不需要IT維護人員;可以自由增減坐席應對業務淡旺季,這樣既節約了成本又不失商機;同時,坐席賬號隨處可登陸,如果在低成本的二三線城市開始呼叫中心,節約開支又不失本地服務效果;而云化的呼叫中心在精細化報表管理、號碼資源調配等方面,有助于用戶提高成交率,增加收入。
CEI:云化的呼叫中心更適用于哪些企業?
吳益民:所有企業都適合,小企業定制化需求較低、安全性能要求較低,可以用公有云模式;大企業定制化需求較高、安全性能要求較高,可以用私有云模式。
具體來說,SaaS(軟件即服務)模式適合服務小企業,平臺上所有的企業都是相同的標準化服務,缺點是小企業成長后,定制需求增加,SaaS模式全平臺更新難度大、速度慢,很難滿足該部分企業的需求。而在PaaS(平臺即服務)模式下,大客戶企業可以放在一個獨立沙箱運行,分多個虛擬機運行不同的服務模塊,對單個企業能進行完全的定制化,而平臺上的其它客戶不會受到升級的影響。
CEI:對于擁有大量客戶數據的呼叫中心而言,安全顯得更重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吳益民:云計算服務商首先要給用戶提供多維度的安全保障:安全管理的規范、制度流程;具備相關的合規性,例如符合國家信息安全等級制度、符合ISO27001。其次,要有強大的技術保障:網絡安全技術、系統安全保障、數據加密技術、數據訪問控制等。當然客戶也可以選擇專有的私有云和本地服務云,將數據服務器存放在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