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市場的激烈競爭使傳統的壽險營銷模式面臨極大的挑戰。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保險巨頭進中國市場,各種形式新穎的保險營銷渠道被帶入中國帚場。電話行銷、電視購物、經代渠道、網絡、直投等新渠道不斷涌現,不但給保險公司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也為廣大的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服務和選擇。
新渠道新亮點
傳統的個人壽險營銷、銀行保險、團險等三大渠道并駕齊驅的格局正在不斷被打破。
8月5日,中美大都會人壽聯手北京碧替葳電視商品銷售咨詢中心,以電視購物的形式為電視觀眾推薦壽險產品。據悉,利用電視購物向客戶推薦壽險產品在北京地區還屬首創。
據了解,電視購物賣保險,這種新的保險營銷渠道在韓國和我國臺灣已經非常普及。在韓國,電視購物渠道為保險公司創造的業績,每年以2-3倍的速度快速成長,該渠道廣受女性消費者的喜愛。
中美大都會人壽首席多元行銷運營官連子智介紹:"利用電視這種主要媒體進行壽險產品的推薦和宣傳,這種方式使客戶不出家門就能買到保險,既為客戶節省了時間,也符合現代人的購物觀念和生活方式。目前這種銷售方式正在測試過程中。"
無獨有偶。國內另外一家倡導多元化行銷的合資壽險公司_中英人壽也在營銷渠道上有所突破。為大力推廣其經代渠道,8月18日,中英人壽全面推出"經代培育中心(簡稱 BBC)計劃,該計劃除了為一些愿向壽險營銷轉型的經代公司提供輔導外,還為那些有意在經代市場上創業的壽險精英提供各種支持,幫助他們實現創業夢想。
為創業初期的經代公司提供支持,中英人壽也有著自己的打算。作為自己一手輔導起來的業務合作伙伴.經代公司的快速成長,同樣能為中英人壽帶來可觀的保費收人。中英人壽有關負責人透露,對于一些優秀的經代公司,中英人壽還將有注資、入股的可能。
差異化競爭之需
新型保險營銷渠道的涌現與市場競爭格局密不可分。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底,我國共有保險公司82家,其中中資保險公司42家。外資保險公司40家,保險業總資產超過1.5萬億元。
保險市場的激烈競爭使傳統的營銷渠道利潤下降,于是不少新進入者采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以求在競爭激烈的"紅海"中找到"藍海。"
事實上,保險公司借助新渠道打開市場突破口已不乏先例。2001年,太平人壽在上海復業,憑借著銀亍保險,這個在當時看起來還比較斫的渠道,太平人壽掘得了"第一桶金",打開了市場突破口,并迅速站急了腳跟。
除此之外,總部設在深圳的招商信諾人壽也是一家頗具特色的保險公司。該公司一改傳統保險公司通過代理人銷售保險產品的模式,完全通過電話營銷等直銷渠道來銷售保險產品,開業內之先河。據統計.2006年1-6月,招商信諾完成保費收入20214.82萬元。
據了解,目前保險市場上營銷渠道豐富多樣,不僅僅是傳統的個人營銷、銀行保險、團險等渠道,經代營銷、電話行銷、網絡營銷、直投以至于電視購物等新興渠道不斷涌現。
業內人士表示,一邊是新渠道的拓展,另一方面還有賴于法律法規的完善和市場的規范。以電視購物渠道為例,部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宣傳方式虛假夸大,一些不誠信的行為時有發生,使消費者產生質疑。市場環境的規范則有利于誠實守信的企業進入。
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此前,國務院頒布了《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將保險創新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日前表示,要創新保險銷售渠道,使保險銷售適應保險業快速發展的形勢。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各家保險公司對渠道拓展的不斷嘗試,相信會有更多的新的營銷渠道在實踐中被不斷發現。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