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第一大軟件企業塔塔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在北京的分公司就設在中關村軟件園一棟別致的小樓內。每當中國同行在此經過時,多少會感到有些異樣,因為他們知道,最強勁的對手已經打到了家門口;同樣,樓里的印度人也覺得很不爽,因為中國人正在從各個方向沖擊著他們在服務外包領域的霸主地位。以往,像紐約服務外包大會這樣的場合完全可以看作是印度人的同鄉會,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面孔出現其間,而且他們的接單能力正日益加強……
這就是服務外包領域里的“龍象之爭”。當中國人意識到服務外包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時,便帶著極大熱情,有步驟地開始了“從全球制造中心”向“世界辦公室”的轉變。
誘人的蛋糕
“服務外包就是企業將非核心服務活動交給其他企業進行,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業對市場環境迅速應變能力并優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種服務模式?!敝嘘P村軟件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高級顧問陳舉用盡可能直白的語言告訴記者,“服務外包分為信息技術外包服務(ITO)和業務流程外包服務(BPO), ITO強調技術,更多涉及成本和服務,BPO更強調業務流程,解決的是有關業務的效果和運營的效益問題。”
2007年12月11日,在天津舉行的“首屆全球外包大會”上,來自18個國家的專家一致看好全球服務外包業的前景,并對其發展作出預測。
澳大利亞前總理、亞太總裁協會全球主席鮑勃·霍克說,經濟全球化帶來了生產要素的迅速流動,為國際服務外包發展帶來機遇。他提供的數字顯示,2007年國際服務外包額總值有望達到1.2萬億美元,超過了澳大利亞的國民生產總值。并且,在未來幾年里,全球服務外包業仍將保持30%~40%的增長速度。
除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外,中國人更看重的是服務外包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模式,以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吸納就業能力強等特點,成為優化外商投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重要方式。正如商務部部長助理崇泉所指出的,服務外包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標志和全球產業轉移的重點。對中國而言,積極承接服務外包,有利于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優化吸收外資結構;有利于創新服務業發展模式,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也有利于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
中國在行動
“我們去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服務外包的研究上了。”北京WTO事務中心經濟部的廖濤告訴記者,“2007年北京在服務外包方面的舉措非常多,包括制定服務外包聯席會議制度,成立服務貿易協會,出版服務外包??鹊?。”
其實,過去兩年里服務外包在中國遍地開花。中國先是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建設若干服務業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 2007年3月,國務院頒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把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作為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內容,并把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確定為擴大服務貿易的重點。
目前,商務部正在會同有關部委實施服務外包的“千百十工程”,力爭“十一五”期間,在全國建設10個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推動100家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將其一定規模的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中國;培育1000家取得國際資質的大中型服務外包企業,實現2010年服務外包出口額在2005年的基礎上翻兩番。商務部已將北京、大連、西安、深圳、成都、武漢、南京、上海、杭州、天津、濟南、合肥、長沙共13個條件較為成熟的城市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將蘇州工業園區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區”,將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培訓中心”。
在地方,服務外包的推進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據媒體報道,從2008年開始,廣州市每年將投入10億元財政撥款,用5年左右的時間將廣州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國際性服務外包中心;無錫市制定了意在實施服務外包城市新戰略、打造“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區”的“123”計劃;煙臺市則希望經過3~5年的努力,將煙臺建設成國內優秀服務外包城市。鄭州市即將出臺《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2010年成為中部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的服務外包產業基地的目標……
“人力資源部是我們公司最忙的部門之一,”軟通動力的李青青告訴記者,“每到大學生畢業的時候我們都會兵分幾路去全國各地舉行各種招聘會、說明會,可符合條件的人實在太少!”記者隨機在中關村軟件園內走訪了幾家企業,發現來客登記簿上“事由”一欄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是“應聘”?!氨M管東軟、博彥、軟通動力、文思這樣的大型企業每天以幾十甚至上百的速度增加員工,但依然感到人手緊張。目前在服務外包這個領域內沒有用不完的人,只有干不完的活?!币晃粯I內人士認為人才制約了中國服務外包的發展。
麥肯錫與商務部聯合發布的《將中國打造成服務外包產業的全球巨人》白皮書稱,作為全球服務外包市場上的新生力量,中國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前途并非一片光明。人才瓶頸和統一的品牌形象是中國進入更廣闊服務外包市場主要的障礙和挑戰。
“只有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太差!”某軟件企業的高管抱怨說,“剛畢業的大學生遠不能滿足企業快速增長的需要,很多外包企業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沒過多久就被其他企業高薪挖走了?!?/P>
有資料顯示,在中國的服務外包行業,因為人手不夠而不能接單,已經成為企業普遍的煩惱。
對印度服務外包的發展有著深刻了解的陳舉告訴記者,在服務外包領域里,做強企業同樣要依靠品牌的力量。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在規模、資質、交付能力、關鍵客戶資源等方面與印度同行相比均存在較大差距。“在印度的班加羅爾,數萬人的大型企業隨處可見,但中國最大的服務外包企業不過6000人。服務外包就是一個人腦加電腦的行業,人員達不到一定規模,根本接不到大單。中國排名前十的IT服務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僅為20%,而印度的十大IT公司占有的市場份額高達45%?!标惻e告訴記者,在關鍵客戶資源把握上中國服務外包企業還顯稚嫩,他們多數從日本市場起家,還沒有真正進入歐美市場。而且多數企業缺乏直接從歐美發包商手中接單的能力,只能承接第二、第三包業務。
在服務外包的熱潮中盡管與印度等國存在較大差距,但中國仍有巨大的吸引力。
陳舉向記者列舉了一系列數據:中國在初級人才、基礎設施、成本、國內市場、外商投資等方面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基礎設施為例,中國擁有世界級的電信基礎設施,可實現99.98%的網絡連接率,能夠為主要軟件基地提供穩定、不間斷的雙電源供電。超過30個城市擁有國際機場以及國際直達航班,與其他國家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此外,中國擁有超過200萬的日語、韓語人才,在與北亞的語言和文化近似性方面具有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優勢。
“政府應在產業政策,品牌建設方面提供支持,幫助企業提高接單能力,最終形成國家品牌?!标惻e說,“如何把我們既有的優勢轉化為勝勢才是問題的關鍵,而這需要政府、企業、行會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