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公司、日本公司將軟件開發、數據處理業務甚至討債的業務交給亞洲的一座新興城市,除了眾所周知的班加羅爾之外,他們還會選擇哪座城市?去年7月,IDC(國際數據公司)提出了一個名為全球交付指數(GDI)的新指標,對亞太地區18個國家和地區的35座可能成為離岸交付服務中心的城市做了比較和排名。
出乎意料的是,大連超越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名列中國城市第一位,在整體榜單中排在第五位。IDC 同時還預測,到2011年,以大連為首的中國城市將超越印度城市,成為最適宜全球離岸外包的地點。
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對大連在軟件外包領域的迅猛崛起感到驚訝。其實,感到驚訝的還有中國的軟件和服務行業。還是在10年前,大連這座以風景優美而著稱的城市拿得出手的還是它的足球、服裝以及造船工業;而到了現在,大連已經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軟件之都,美國《商業周刊》更是直接稱其為“中國的班加羅爾”。
1998年,大連軟件產業的銷售收入還只有可憐的2億元,軟件出口不足1000萬美元;10年之后的2007年,大連軟件產業的銷售收入增長到了215億元,軟件出口為7.2億美元。這個高增長的態勢還將繼續:預計到今年年底,大連軟件產業的銷售收入將突破300億元,軟件出口突破10億美元大關。而早在2006年,大連的軟件出口收入就已經超過以人才密集而著稱的北京,位居國內城市榜首。
大連人的眼光已經落到了更遠的未來,他們提出要成為“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的新領導城市”。2012年,大連軟件產業要實現銷售收入900億元,軟件出口45億美元;2017年,大連軟件及服務產業的規模要達到全球領先的水平;超越班加羅爾也許將不再是個夢......
每天從早到晚,位于大連市數碼廣場1號的大連軟件園那棟灰褐色、半弧形的辦公大樓里,海外的參觀者絡繹不絕。看著大廳里那氣勢恢宏的軟件園沙盤,他們經常會提同一個問題:短短的10年時間里,大連是如何做到的?
專注的回報
10年前,靳國衛剛剛來到大連市信息產業局,大連市也是國內第一個成立信息產業局的城市,以至于靳國衛到外地出差的時候都找不到對口接待的部門。如今,他已經擔任了信息產業局的副局長。
大連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DLSP)總裁高煒更是被稱為國內軟件園的“骨灰級”人物了。10年前從大股東億達集團派到DLSP擔任總裁的時候,軟件園所在的地方還什么都沒有,他們把當時給機床廠蓋的一個招待所改造了一番,在樓前豎起了“東北亞外包中心”的標語牌,就算是開張了。彈指一揮間,10年過去了,高煒也在這個位置上做了10年的苦功,如今大連軟件園已經名滿天下,而高煒仍然打算將軟件園的這份事業繼續做下去。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這話放在大連軟件身上同樣適用。“在中國,要發展某個產業,政府的作用還是非常關鍵的。”靳國衛認為,“大連在10年內換了三任市長,但是對軟件產業的關注卻始終不變。”
作為啟動軟件戰略的第一任市長,大刀闊斧的薄熙來為大連軟件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2001年薄熙來調任遼寧省工作,李永金接任市長。新市長上任之后就親自率隊赴日本開展軟件和外包的大型招商活動,這也是大連第一次赴日招商。上任第一個月,李市長就把水、電、公安、城管等所有相關部門的一把手都叫到軟件園,把問題歸類整理,一個一個地排查,找出困難與障礙,當場拍板確定解決方案,然后形成一個“會議紀要”,作為以后解決問題的標準。
夏德仁在薄熙來擔任市長期間,就是負責科技工作的副市長,當他接替李永金就任市長之后,繼續加大對軟件的支持力度就顯得理所當然了,他還因此得了一個“軟件市長”的新頭銜。
在確定了大戰略之后,路徑的選擇也非常重要。在當時,務實的大連人并沒有選擇像微軟的Windows那樣的軟件產品,他們寧愿被視為“沒有核心技術”、“沒有自主創新”,還是毅然選擇了軟件外包和服務作為突破方向;在外包區域上他們也沒有選擇看起來規模很大的歐美市場,而是選擇了一衣帶水的日本。
事實證明他們當初的選擇是對的:2002年之后,中國軟件的主要增長點從軟件產品轉移到了軟件服務,大連無疑是喝到了“頭啖湯”。而且,雖然近年來歐美外包業務發展神速,但是在中國整個軟件外包大盤子中的市場份額也不過只有25%,而60%的外包訂單都來自日本市場,而大連幾乎壟斷了日本的外包訂單。
當然,如果沒有一批專注于軟件的企業家們,大連的軟件產業也不會如此紅火。今年5月,原海輝軟件(國際)集團董事長李遠明離開海輝開始第二次創業,選擇的領域仍然是軟件外包。“我對這個行業仍然非常看好,對日外包仍然存在很大的機會。”
在大連,專注于外包領域的企業數量不少,并且已經產生了東軟、華信、海輝等明星公司,他們也是國內軟件出口的前三強。正是在這批本土軟件外包巨子以及通用電器、戴爾、惠普等國際巨頭的競合之下,大連軟件產業才呈現出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體制的優勢
在大連軟件發展的歷程中,DLSP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連軟件產業的6萬名從業人員當中有4萬名都在DLSP里的各家軟件公司中工作。
令人意外的是,運營著近3平方公里土地、1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大連軟件園一期的DLSP竟然是一家民營企業,這也是大連獨有的現象。要知道,全國其他城市所有的軟件園都是由當地政府控股的企業來運營的。
這種“官助民辦”的好處就在于保持政府在政策層面對軟件產業的強力支持的同時,又有了民營企業的求實和進取。與很多官辦軟件園“臉難看、事難辦”相比,DLSP則是挽起袖子與企業一起解決問題,而且非常高效。
通用電氣是第一家入住軟件園的500強企業,而DLSP為其做了一套“定制”方案:通用電氣與軟件園簽一個長期租用的協議,樓宇建造及內部設施的標準由通用電氣提出,軟件園出資承建,建成之后交通用電氣使用,產權則歸軟件園所有。
這個項目也讓DLSP總裁高煒絞盡了腦汁:通用電氣給出的標準都是DLSP聞所未聞的,光是技術標準文檔就有幾十頁,包括配電、采暖、通風,還有休閑區、提款機、咖啡機的配置,甚至就連廁所的蹲位都有精細的標準,所有的文檔摞起來厚厚的,全是英文。當時通用電氣的很多要求已經超出了國家標準,高煒卻一咬牙答應了下來,并且保質保量地交付使用。當然,高煒最后也沒有吃虧,后來IBM日本公司要進駐園區的時候,聽說辦公樓是按照通用電氣的標準建設的,二話沒說就搬了進來。
民營企業的最大優勢就是貼近客戶,急客戶之所想。例如,為了解決入園企業缺人的問題,DLSP設立了人力資源全面解決方案中心,接受企業的委托進行人力資源的培訓和招聘,設立“實訓基地”為企業新員工提供實戰培訓,每年還在國外和國內各大城市舉辦巡回招聘。再如,DLSP發現很多入園企業常常因為一件小事,需要分別找很多部門來解決問題,于是成立了一個“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中心”,將招商、樓宇出租、物業管理和工程部等職能統籌安排,方便了企業,也贏得了企業的心。如今,已經有30多家500強企業進駐軟件園。
在今年6月份即將開幕的大連軟交會上,DLSP將有幾百平方米的展臺。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DLSP將會把武漢、天津、蘇州三家軟件園與大連軟件園放在一起集中展示。這三家軟件園均是DLSP這幾年在異地擴張,與當地政府合建的成果。“我們要跟著客戶走。”高煒表示。隨著大連人力成本的上升,DLSP的一些客戶希望將一些中低端的業務轉移到成本更低的二線城市,而DLSP仍然還會為其提供一整套的包括選址、建樓、招人、培訓等專業服務。例如全球第二大IT服務巨頭EDS在選擇交付中心的時候,DLSP就根據其需求,將其介紹到了武漢,在這個示范效應下,武漢軟件園一期15萬平方米的面積在一年之內已經全部租售完畢。
“這絲毫不會損害大連的外包中心地位,反而會激勵大連持續提升能力,承接附加值更高的業務。而且我們這么一對接之后,很多二線城市的人才也會來到大連就業。”高煒認為。
嘗到了“官助民辦”好處的大連市政府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2003年開始,大連又引入東軟集團、新加坡騰飛集團、香港瑞安集團等國內外企業集團,由他們自主開發新的軟件園,從而形成旅順南路軟件產業帶。
未來的挑戰
“說實在話,我們現在的壓力比起10年前大多了。”靳國衛深有感觸地說道,“2億元要翻番很容易,200多億元翻番就很難了。”看到大連發展軟件產業的成功之后,國內已經有二三十座城市準備將軟件產業作為城市的支柱產業,其中有不少城市都提出了軟件產值超過1000億元的目標。
未來大連還能不能保持自己的領先優勢?現實已經逼得大連的軟件產業不得不走上升級之路。
實際上,大連市政府對于自身的產業定位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大連未來的目標也已經變成了:做中國軟件的自主研發基地、高端服務外包的承接基地、連接國內服務外包的再次轉移中心。
在外包領域積累了豐富的Know How經驗之后,大連開始鼓勵本地的服務外包企業學會用“服務外包”和“自主創新”兩條腿走路。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外包企業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2005年11月,大連華信在與美國高勤、德國SAP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拿到了烏茲別克斯坦全國鐵路財務系統的項目,其中軟件產品為200多萬美元,第一次將自主研發的軟件產品賣到了國際市場。2007年,華信的軟件產品又打入了孟加拉國和尼日利亞等國。大連華暢電子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兩條腿走路的公司,除了為日本公司開發應用軟件之外,其自主研發的WCDMA 3GPP終端協議棧軟件已經大量向日本出貨,由于采用了按每部手機/數據卡提取許可費的銷售模式,這家規模不大的公司效益相當不錯。大連的經驗其實也說明了所謂“外包無技術”或者“外包無創新”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所謂自主創新也需要一個過程,只有經歷了跟蹤和模仿,打下了基礎之后,才有可能實現創新和超越。
也正是因為在中低端外包領域積累的雄厚基礎,大連如今可以向高端挺進了。去年,英特爾在亞洲的第一家芯片工廠落戶大連,吸引的不僅僅只是集成電路工業本身,還會將一些IC設計產業帶到大連,而這也正是大連夢寐以求的高端軟件產業。IBM向大連捐贈了一臺大型機,并在大連組建了培訓基地,這也將帶動大型機軟件產業匯集大連。而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富達國際也已經在大連設立了外包中心,計劃引入金融分析等高端的外包服務業務。
隨著大連各方面成本的快速上升,一些中低端的外包業務例如測試、數據錄入等向其他城市轉移勢所必然,大連只有盡快將高端的嵌入式軟件、軟件系統設計、企業咨詢、流程再造等發展起來,才有可能繼續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
在去年年底大連市政府的軟件企業迎接新年茶話會上,副市長戴玉林送給與會的各家企業負責人的禮物是一本介紹風險投資的書,他在每本書里還附上了一封信,提出活躍資本市場是今后一個階段全市軟件產業發展的重要工作。
這確實也是大連面臨的最大挑戰。與北京、上海等金融機構密集的超大型城市相比,大連的金融資本缺乏,風險投資也不活躍。除了“上門女婿”東軟集團之外,大連本地還沒有多少軟件類的上市公司。為此。大連市政府已經啟動了鼓勵上市工程,爭取在2~3內有10家左右的企業成功上市。
提起4月底大連華信在國內A股未通過發審委審核,靳國衛仍然不勝唏噓:“華信沒上市是中國證券市場的損失,國內很少能找到這么好的軟件企業。”但是,他并不灰心:“除了鼓勵企業上市之外,我們還要鼓勵企業間的收購兼并,把自身的企業和項目做好。畢竟,風險投資等資本并不是靠優惠政策就能吸引過來的。”他對資本到底需要什么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
10年前,這座資源匱乏的城市強行起飛;10年之后,它還在為更高的目標繼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