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周刊》主編蘇軍:作為中國外包服務優秀企業的管理者,以您的經驗,您認為中國的外包服務企業應如何強化自身的競爭能力?
北京文思創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總裁陳立峰:
強化自己的競爭能力,首先要強調以人為本。給員工創造一個發展的平臺,給他們最大的發展空間,從而為客戶創造最大的價值。我們公司現在和很多全球著名的工商管理學院聯系,包括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和歐洲的高等學府都建立起了人才培訓計劃。我們的人才政策是開放式的,很多高管、副總監等來自各個國家,擁有幾百名外國員工,所以公司就像聯合國一樣。這對我們開展多語種業務是有好處的,有利于我們進入價值的更高層面。我國的人才開放政策非常好,其實只要喜歡中國,來到中國他們一樣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印度的外包產業里大多數還是印度本土人居多,多種復合型人才也是我們加強競爭力,后來居上的一個重要因素。
博彥公司CEO王斌 :
對于企業來說,找準定位,做到服務的專業化和科學化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深入到行業內,找到目標客戶,然后做精做強,同時帶動其他行業。人民幣升值短期內會給我們這個行業帶來了疼痛,但從長期看,是件有益的事情,能使我們思考,思考如何增強自己的實力,找準定位。縱觀世界的服務外包公司,真正能取得領先地位的都是一些專注于一個或幾個行業的公司。經濟發展的趨勢就是要孕育出一大批這樣的公司,分工的細化必然要求專業,而專注于某一個垂直行業對服務外包公司來講無疑是關鍵性的。
海輝軟件(國際)集團公司C00林興俊:
我們的瓶頸是人才,怎樣把一個低端人才培養為高端人才。這幾年海輝也在努力,從人才培養上,我們很愿意培養有相關教育背景的人。一個是市場,把公司向上推;另外是管理,這也會涉及到管理人的承受度。做好了的公司能夠很好地進行異地管理。將來層層的人才管理,對我們自己也是一個挑戰。
北京護航科技有限公司CEO成立新:
在國內IT運營服務外包企業中,護航從最初的聯想集團的一個部門到現在的一個獨立運作的公司,已經有8個年頭了,積累了一定的實戰經驗,也保留了一個穩定的管理團隊,獲得了幾十個跨國公司的認可,的確不容易,但我們不時在反省自己,為滿足客戶持續提高的服務要求持續努力著。
中國的服務外包企業要加強自身的競爭能力只有一條,就是提高服務品質,除此之外,無路可走。服務品質靠什么來保障呢?我認為是優秀的管理人才在有效的管理機制下管理的服務團隊,也就是說掌握特定技術的人在特定的服務流程下工作,交付特定的服務。在這個方面,國內企業需要花很大功夫,需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投入,過去幾年,護航幾乎將所有的服務收入都投入到人員保留和能力建設中了。護航這么做,是因為護航的長期戰略得到了股東的支持,護航的股東有耐心等待護航將來的壯大。試問,國內有多少這樣做公司的股東呢?舉例來說,護航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員工發展,支持員工學習的措施。
重慶正大軟件(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萬均:
隨著服務外包產業的不斷發展,企業應該開始對人才、業務結構和企業戰略進行調整,通過并購、投融資、上市等資本運作的方式,以及在海外建立分支機構方式,將企業做大做強,實現外包產業的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多學習借鑒他人的經驗,開展各種合作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福建富士通信息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林:
外包服務企業必須明確自身的定位、業務優勢、目標客戶,并培養與此相適應的人才隊伍和管理體系(包括項目管理體系、風險控制體系、網絡信息安全及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同時,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相當重要。世界是平的,服務是更容易進行分工的。服務行業的產業鏈中,每個企業都是其中的一環。如何和上環或下環的企業同榮共生,如何與相關企業進行產業結盟,如何通過不同企業的有效組合來形成服務外包全價值鏈的最強體,這就需要企業真正重視合作伙伴關系,需要形成全價值鏈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