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精神,經省政府同意,我市和鄭州市、開封市、鶴壁市、固始縣一道,成為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此次試點的原則是,選擇一些基礎較好、優勢突出的領域率先開展試點工作,以求重點突破,以點帶面。
據介紹,省政府確定的洛陽服務業發展主要目標是:到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增長速度超過GDP增長速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提高6個百分點以上;基本形成與城市化發展進程相協調、機制靈活、結構優化、開放度高、功能完善的服務業發展體系。
根據各地發展的不同情況,省發改委還從實際出發,確定了我市破除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障礙的突破口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洛陽市要著重在為先進制造業提供支撐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上予以突破。著力抓好城北、城南物流園區建設,加快建成一批專業物流配送中心、產業促進中心和技術交易市場;建設龍門石窟、白馬寺等文化旅游區和小浪底、伏牛山等生態度假基地,打造文化圣城、宜居花城。
探索新機制將獲寬松環境
此次試點,省政府將給包括洛陽在內的“勇于吃螃蟹者”創造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
在探索推進服務業發展新機制方面——
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原則,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民間投資以股份制、合伙制、個體私營等形式進入服務業領域,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服務業投入機制;進一步深化城市供水、供熱、供氣、公共交通、污水垃圾處理等公共服務改革,形成適應市場需求的發展模式;推進工業企業內部服務業剝離改革,逐步將原屬企業內部的物流運輸、技術開發服務、建筑安裝、物業、餐飲娛樂等業務分離出來,成立面向社會、獨立核算的專業服務業公司。
在探索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新途徑方面——
把服務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領域,積極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大幅提高服務業經濟外向度;吸引國內外金融、研發、信息、軟件、物流、咨詢等機構和企業入駐,鼓勵有條件的服務企業發展對外服務外包、勞務輸出、工程承包等國際服務貿易,提高服務業的綜合競爭力。
在探索服務業重點企業培育新方式方面——
把培育服務業大型企業集團作為重點,結合本地實際,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地方骨干企業,作為服務業重點企業進行扶持培育,爭取通過3到5年的努力,在試點市(縣)形成一批大型服務業企業和知名品牌。
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
洛陽成為試點,無疑將為第三產業的大發展帶來新契機。
但市發改委的經濟專家們看得更遠——洛陽是工業占主導地位的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抓住這一機遇積極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對我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實,省政府要求洛陽著重在為先進制造業提供支撐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上有所突破,也包含了這層深意。
專家分析認為,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能夠加快我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
首先,二者融合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分化出一批生產性服務業,同時,生產性服務業為制造業產業升級提供重要條件和動力,將會促使制造業長足發展,使我市的二三產比例發生重大變化;其次,二者融合發展,能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緩解目前國家宏觀調控以及資源短缺帶給我市的瓶頸制約;第三,二者融合發展,還是一個城市和地區生產力大發展的重要標志,對外能夠進一步擴大我市的對外開放能力,豐富和增加招商引資內容、項目,提升全市工業化水平,對內能夠吸納城鄉新增就業,解決民生問題。
專家還認為,對全市企業來說,這也是一次產業升級的戰略機遇。
企業可以通過產業鏈重組實現生產組織方式合理化,“做自己做得最好的,其余的讓別人去做”;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將一些自身并不擅長的業務交給專業性服務機構去做,借此改變“大而全”、“小而全”的組織結構,降低管理成本;將生產性服務業和一些制造環節外化后,企業的專業化水平將更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也必然提高。
據了解,目前我市大部分制造業企業已經實現了主輔分離,正在推進二三產業分離。河柴集團、中信重工公司、鈺隆集團三家企業被確定為三產從二產分離的試點企業,澗西區成為試點區。截至目前,中信重工的科技研發、運輸、建安、房產物業等已從二產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子公司,正在注冊成立集銷售、采購為一體的經貿公司;鈺隆集團的機電維修、運輸等也已從二產分離出來,成為獨立子公司......
另外,我市精心篩選出的軸承及相關工業生產資料物流園區、計算機輔助分析(CAE)工程技術服務中心、特種材料壓力容器及鑄鋼件設計研發服務平臺建設等8個項目,已經作為2008年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項目上報省發改委,正在爭取省服務業引導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