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訊(記者 岳明樂)“服務外包”作為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產業,正在成為北京市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重要的一份子,北京市2008年實現服務外包收入6.35億美元,占全國的13.6%,其中離岸服務外包收入5.47億美元,同比增長28.7%。隨著整體收入的增長、企業規模的增加和在人才市場產生的大量需求,“服務外包”產業正在為首都經濟“擴內需,保增長,促發展”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據介紹,“服務外包”產業運行成本相對低廉,投入產出比高,不僅為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外包人才的成長更能為本國產業發展做出貢獻,此外,“服務外包”產業也更適合在基礎設施完善、人力資源豐富的中國落地,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秘書長朱梓齊大膽預測,中國有望在5年后成為“服務外包”第一大國。
北京土壤適合服務外包
服務外包在誕生的十幾年時間里,它的概念一直緊隨時代腳步變化,通常意義上,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其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其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業務,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服務外包企業則是指根據其與服務外包發包商簽訂的中長期服務合同,向客戶提供服務外包業務的服務外包提供商。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理事長曲玲年說,服務外包行業實際上是對白領職位進行全球化的重新配置,是一種增速極快的產業。
北京的服務外包產業起步較早,1990年跨國公司在中國實現軟件本地化時就建立了第一批服務外包企業。客觀上,北京擁有大量高校、計算機核心機構,也形成了專業人才的聚集,此外北京企業需求多、研發機構集中,也都使北京具備了培育服務外包產業的優質土壤。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全世界服務外包產業2%左右的收入都流向北京,北京更是在全國的十佳服務外包企業中占據6席。據曲玲年透露,北京的服務外包產業今年在金融危機的打擊下仍能保證30%的增幅,明年則將全面復蘇至50%。
優惠政策扶持企業發展
根據產業規律,北京的不少服務外包企業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成長期,進入了從5000人規模向3-5萬人規模進階的時期,進入了需要政府扶優、扶強、扶大的階段。今年5月8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轉發了市商務委《關于促進本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重點要求落實好國家在服務外包企業稅收、人才培訓及平臺建設等方面的優惠扶持政策,以及北京市設立地方配套發展資金、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內容。
在“意見”的支持下,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中的龍頭企業不少都得到了優惠的貸款,中小企業也得到了相應的金融服務。軟通動力是一家服務全球的IT外包及業務流程外包服務提供商,金融危機發生后,企業來自日韓的業務明顯減少,但企業的信心卻未受打擊,往年收入增幅在100%左右的軟通動力,今年仍將目標定在80%。政府在危機中不僅為企業融資提供擔保,更為企業的重大項目進行專項補貼。據軟通動力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企業得到了一千多萬元人民幣的專項補貼,而今年這個數字則有望達到2千萬至3千萬元。
企業練內功應對危機
除了政府的扶持,服務外包企業自身也推出了一系列應對危機的舉措,并且收效明顯。軟通動力在今年的危機中,注重“修煉內功”,一方面進行企業內部人才培訓提升開發能力,一方面積極與學校合作,推出了“3+1”模式,讓大學生在最后一年的學習中到企業實訓,為企業日后直接招入對口人才提供了客觀條件。據了解,軟通動力年內準備再招入1500至1800名新人,繼續加大對服務外包產業的投入。
與軟通動力相似,同樣位于中關村軟件園中的文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服務外包企業,他們在今年的前四個月中,每個月都招入1000名左右的員工,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據透露,文思去年的收入增幅在80%左右,今年盡管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第一季度也達到了47%,其中70%以上來自歐美和日本市場。作為唯一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服務外包企業,文思的股價也從幾個月前的4美元飆升至現在的12美元左右。
外包人才是核心競爭力
在北京市《關于促進本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到,北京市服務外包產業要重點提升承接離岸服務外包的能力和水平,目的是為進一步優化我市外貿出口結構、擴大服務型經濟規模、提升服務業水平;同時發展離岸業務,利用國際市場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目前北京市服務外包企業有4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行業發展水平全國領先,年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服務外包龍頭企業達20家。服務外包行業的買家稱為發包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買家是美國,全球約1萬億美元的發包市場中6000億元美元來自于美國,而在中國約60億美元左右的接包市場中,北京占據約三分之一,居全國領先地位。
北京服務外包企業當前發展勢頭極好,一線的企業都已經度過了涵養過程,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中的主力軍,而其他企業也在迅速增長,據朱梓齊介紹,近5年時間,北京的服務外包企業規模增加了10倍以上。
在服務外包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的掌控往往成為最根本的問題。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一直致力于將大學畢業生轉化為行業可用人才,據朱梓齊透露,協會正準備搭建全仿真訓練平臺,讓大學畢業生在3-6個月內即可“成材”。
人才的重要性也在服務外包產業的離岸業務中得以體現,朱梓齊說,離岸外包人才可以促進本國相應行業的發展:印度的制藥業、日本的航空航天產業,都是通過該國服務外包產業人才的不斷聚集而得到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