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全國第一個國際互聯網傳媒專業,第一所互聯網科學研究院-江西先鋒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國際互聯網傳媒分院、江西互聯網科學研究院掛牌成立。(江西網記者 鄧小勇 攝)
圖為掛牌儀式活動現場。(江西網記者 鄧小勇 攝)
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主任歐陽蘇勤,省教育廳副巡視員萬普海,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邱尚仁,先鋒軟件集團董事長陳蘇等領導共同為國際互聯網傳媒分院、國際互聯網科學研究院揭牌。(江西網記者 鄧小勇 攝)
中國江西新聞網6月2日南昌訊(記者 鄧小勇 報道)6月2日上午,在位于南昌軟件基地的江西先鋒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江西先鋒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國際互聯網傳媒分院、江西互聯網科學研究院同時掛牌成立,全國第一個國際互聯網傳媒專業,第一所互聯網科學研究院,從此誕生。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主任歐陽蘇勤,省教育廳副巡視員萬普海、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邱尚仁,先鋒軟件集團董事長陳蘇等領導共同為國際互聯網傳媒分院、國際互聯網科學研究院揭牌。
據有關數據表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截止2008年,我國擁有各類網站已達數百萬家,網絡媒體從業人員遠遠超過傳統媒體從業人員數量。然而,由于我國至今尚未有任何大學開設相關專業,絕大部分網絡傳媒從業人員都是從傳統媒體或者相關行業轉入的,因為缺乏系統的網絡媒體應用和管理知識,嚴重制約了網絡媒體的發展。專家預計,在未來3至5年內,我國對從事網絡建設、網絡應用和網絡服務等新型網絡人才的需求將達到60萬-100萬人,供需缺口十分巨大。
江西先鋒軟件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宜忠教授介紹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學院決定以中國江西新聞網站為教學實踐基地,創辦國際互聯網傳媒學院,依托先鋒集團軟件研發技術和先鋒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科優勢,以及中國江西新聞網豐富的辦網實踐經驗和網絡研究成果,將互聯網技術應用與新聞學、傳播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實現“校企融合、產學結合”的辦學模式,主要培養全國各級各類互聯網站急需的以互聯網技術與傳媒技術于一體的“互聯網新聞采編”、“互聯網營銷與管理”、“互聯網技術及應用”三個專業方向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同時,為了解決教材和師資問題,學院創辦了江西互聯網科學研究院,借助中國江西新聞網優勢資源,從事互聯網研究、教學研究、新技術研究以及專業課程教材編撰。
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邱尚仁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互聯網傳媒分院的開辦得到了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領導、省委宣傳部領導的高度重視。目前,網絡媒體專業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阻礙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因此,建立專業的互聯網傳媒學院,培養互聯網傳媒采編、互聯網傳媒經營、互聯網傳媒技術等專業人才,已經勢在必行。高等院校只有加強項目實訓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上崗適應能力,才能完成大學與企業的無縫銜接,完成大學生向企業員工的順利轉變。“國際互聯網傳媒專業”的開辦,是江西先鋒軟件學院順應就業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和培養方向的一個重大舉措,也是為我國互聯網業界培養和輸送人才進行的有益嘗試。
中國江西新聞網副總編輯周澤鋒在致辭中表示,作為省委“一報兩臺一刊一網”主流媒體,江西省惟一重點綜合新聞網站,中國江西新聞網站將發揮資源優勢,成為江西先鋒軟件學院國際互聯網傳媒分院、科學研究院的教學實踐基地、再就業培訓基地以及科學研究基地,每年將接納網院一定數量的學生進行定崗實踐教學,并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向全國各類網站和機關、院校、企事業單位推薦畢業生就業。
先鋒軟件學院作為軟件企業創辦的IT學府,一直堅持“校企融合、產學結合”的辦學模式,走市場化、網絡化、國際化辦學之路,曾先后與韓國游戲學校合作培養電腦游戲設計人員,與印度研究機構合作培養軟件工程師,與中國電信合作培養呼叫中心人員,幾年來,該學院已經有近30個訂單式培養班級,近2000名畢業生通過訂單式培養順利實現就業。2007年,該學院和IBM公司合作成立“IBM先鋒服務外包人員實訓基地”,已經為社會培養了1000多名優秀的服務外包人才,其中122人同時被IBM公司錄用,此外絕大部分學生也分別被印度塔塔、Infosys、日本富士通、電裝和國內的華為、用友等知名IT企業錄用。
省委外宣辦網絡處處長崔遠程,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調研員方火才,中國江西新聞網總裁王思蘅、常務副總經理董彬、副總編輯吳輝軍出席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