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昆山交出了驕人的“期中考試”成績單: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70億元,同比增長13.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7億元,增長11%。LG電子株式會社負責人當場表示,確保增加昆山工廠的訂單;日本牧田株式會社甚至關閉歐洲生產工廠,把訂單全部轉移到昆山工廠生產。
本報訊 昨天,昆山交出了驕人的“期中考試”成績單: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70億元,同比增長13.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7億元,增長11%。在今年的形勢下,這些數字,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格外引人矚目。
相比現在的“暖意”,去年的昆山卻是“寒氣逼人”:自去年4月開始,經濟增長出現回落,8月份出現個位數增長,11月份出口總量出現多年來首次負增長。“離世界近、離震中近”的昆山如何在金融危機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昆山市委書記張國華說,站到科學發展觀坐標上審視“危機”,就得在轉型升級上搶先一步,在應對措施上快人一拍。
外貿對昆山GDP貢獻率占70%以上。換句話說,保出口就是保增長。這是昆山需要第一個攻克的難題。
2007年在歐洲市場位居GPS導航儀銷售額第二的昆達電腦,在去年備受國際訂單日減的困擾。得知這一消息后,昆山組成“政府公關團”,幫企業從臺灣總部 “搶”來一筆約200萬臺GPS導航儀的訂單。
今年2月,昆山赴韓日招商期間,再為企業化解“訂單之憂”。LG電子株式會社負責人當場表示,確保增加昆山工廠的訂單;日本牧田株式會社甚至關閉歐洲生產工廠,把訂單全部轉移到昆山工廠生產。
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昆山出口加工區保持出口額正增長,達到164.1億美元,其中筆記本電腦產量同比增長21.6%。仁寶、緯創兩大集團的出口額更是躍居全省各類企業前兩名。
大力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是昆山成功穿越金融風暴的絕對 “利器”。事實上,早在金融危機來襲之前,昆山就已開始“主動轉移”一批低技術、勞動密集型企業,并著力幫助一些制造業企業向產業上游和核心技術轉型,重點打造金融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區。
金融危機讓液晶面板行業遭遇重創。但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的產能卻依舊保持在每月8萬片,預計到今年第3季度,將達到每月11萬片的全產能生產。“在建廠之初,我們就根據昆山產業調整的要求,確立‘智造’思路,而非簡單的制造。”公司總裁盧博彥介紹說,在短短3年間,他們已在國內外申請發明專利101項,自行開發出多款臺式顯示器,并成為國內唯一可生產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的面板廠商。
科學發展之路,不僅讓昆山遠離經濟寒流,也為這個經濟重鎮夯實和諧根基。今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分別增長12.5%和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