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成都市市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將從今年的6800萬增加到2億以上;重點集聚區和“198”區域的基礎及配套設施納入兩年度建設計劃;新遷入的總部法定代表等高管人員將獲安家補貼及個人所得稅獎勵……在昨日舉行的成都市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大會上,正式下發了《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首次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同時積極推動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提升城市服務功能。本報記者尹婷婷
A關鍵詞:產業
六大現代服務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金融:
2012年金融機構達到200家
成都市將大力引進金融機構總部和地區總部,到2012年,全市金融機構總數達到200家,其中新培育和引進國內外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50家以上,新增國內外知名的金融業配套中介服務機構20家以上,加快構建西部金融機構聚集中心。爭創西部地區金融組織、金融產品、金融交易、金融服務和金融管理創新的試驗區,把成都打造成為西部地區票據交易中心、銀團貸款中心、產權交易中心、金融創新中心、金融中介服務中心和居民理財中心,加快構建西部金融創新和市場交易中心。全力引進國內外金融機構的各類數據中心、資金清算中心、銀行卡中心、研發中心、呼叫中心、災備中心等后臺服務機構,到2012年,后臺服務中心達到45家,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把成都建設成為全國金融后臺服務機構最多、配套功能最完善的城市之一,加快構建全國一流的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到2012年,金融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4%,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
物流:
2012年實現增加值500億
成都市將依托雙流機場和航空物流園區,加快雙流機場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樓建設,積極構建連接世界主要樞紐機場、輻射中國西部城市的國際航線網絡,大力引進和培育基地航空公司,加快建設西部最大的航空樞紐。依托成都國際集裝箱物流園區,加快“兩站”“兩園”建設,加快開通成都至國內沿海主要港口、重要鐵路口岸的鐵路貨運五定班列,積極推進與沿海主要港口深度合作,加快建設西部最大的鐵路樞紐。加快引進、培育一批網絡化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加快建設以物流大通關為主要內容的物流電子政務和商務信息系統,提高物流集成化、網絡化、現代化水平。到2012年,基本建成現代物流業發展框架體系,初步形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現代物流中心和全國物流體系中的重要節點,全市物流業實現增加值500億元,引進和培育一批規?;I化、網絡化的現代物流企業群體和3—5戶業務輻射西南地區、收入過10億元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軟件和服務外包:
大力引進世界500強
以高新區為主體,大力引進以世界500強為代表的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水平發展軟件產業,塑造“西部資源、成都開發、全球推廣”的天府軟件品牌,形成新型化、高端化、國際化的信息服務業集群。充分利用成都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和全球服務外包新興城市平臺,以軟件外包為突破口,IT外包、業務流程外包并重,大力發展軟件研發、呼叫中心、客戶交易支持、數據加工處理、金融后臺服務、人力資源等領域的業務流程外包,把成都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軟件和服務外包城市。到2012年,全市信息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5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電子商務:
實體與虛擬經濟融合發展
成都市將以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促進虛擬經濟實體化,以電子商務應用促進實體經濟虛擬化,以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融合發展推動我市電子商務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加快建設電子商務企業聚集區,積極引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和輻射力的綜合性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專業性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以“無線成都”電子商務支持平臺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3G移動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打造成都電子商務服務品牌。圍繞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和商貿流通業等重點領域,圍繞市場園區和物流中心等重點區域,大力提高電子商務普及應用水平,把成都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
文化創意產業:
開發四品牌兩資源
成都市將深度開發“大熊貓文化”、“金沙文化”、“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遺產”和“非遺文化”四大國際文化品牌以及“三國文化”、“詩歌文化”兩大文化資源,構建成都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體系。以中央商務區、高新區、“198”區域、工業集中發展區等為主要載體,大力發展工業設計、軟件設計、建筑設計、工程設計和時尚設計,加快發展創意設計產業。以國家級數字娛樂基地、無線音樂基地為主要載體,大力發展手機游戲、網絡游戲、動畫漫畫和數字音樂,加快發展數字娛樂產業。積極爭創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加快新聞出版產業數字化進程,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產業。到2012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5%以上。
總部經濟:
積極引進和培育企業總部
以中央商務區、“198”區域、天府新城和中心城區工業集中發展區為主要載體,積極引進和培育國內外企業總部和區域性總部。圍繞現代服務業重點集聚區建設,按照依托總部、延伸鏈條、打造集群、形成基地的思路,通過規劃和政策引導,促進總部經濟專業化集聚、功能化集群、差異化發展,努力形成一批研發設計總部集聚區、金融總部集聚區、中介服務總部集聚區、電子商務總部集聚區等特色總部基地,全面提升產業集群集約發展水平。
三大傳統服務業提升城市服務功能
商貿流通:
打造國際美食之都
緊緊圍繞建設西部商貿中心,全力實施中心城區服務業結構調整戰略,加快中央商業區和主力商圈建設,積極推進市場園區和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定制服務、體驗消費等新型業態,加快建設一批百億商圈、百億市場。以創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美食城市為契機,加快建設特色美食街區、國際美食廣場和川菜產業化基地,大力培育成都餐飲龍頭企業;積極推動“川菜出川”,加快成都餐飲產業化、現代化和國際化步伐,著力打造國際美食之都。到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000億元,年均增長18%以上;批發交易額超過35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餐飲業零售總額超過600億元,年均增長19%以上。
旅游會展:
打造中國會展名城
大力推進會展、旅游、商貿、文化聯動發展,按照每年申辦一批國際性品牌節會、承辦一批國家級品牌展會、自辦一批區域性品牌節會的思路,實施“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會展產業發展戰略,著力打造中國會展名城。突出成都旅游資源優勢,著力打造以青城山——都江堰、西嶺雪山南國冰雪勝地、安仁世界級博物館小鎮等為代表的旅游精品;大力發展都市體驗游、天府古鎮游、世界遺產游、鄉村風情游等特色旅游;以旅游聯盟營銷為載體,擴大和深化聯盟營銷,構建服務高地和價格洼地,著力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到2012年,實現旅游業總收入800億元,年均增長17%。
民生服務業:
建設各類便民服務網點
加快推進城鄉社區服務、城區菜市場、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生豬屠宰廠(場)四個標準化建設,積極促進民生服務業均衡發展。圍繞健全就業、養老、救助、衛生和計劃生育、文體教育、公共安全、商業等社區服務體系,扎實推進便利服務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的“雙進工程”,積極引導企業運用連鎖經營方式在社區設立超市、便利店、餐飲店、洗染店和家政服務等各類便民服務網點,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業。積極推進一、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農商對接”,加快構建城鄉互動、三產聯動的現代民生服務體系。
B關鍵詞:政策
“非禁即入”激發民間資金投資活力
《意見》指出,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堅持“非禁即入”的原則,全面放寬市場準入,凡國家法律法規未明令禁止的服務業領域,全面向外資、社會資本開放,并實行內外資、內外地企業同等待遇,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充分激發民間資金投資服務業的活力。
從2010年也就是明年起,市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在今年680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到2億元以上。資金主要用于支持重點集聚區規劃建設、重大項目加快建設、“198”區域現代服務業重大產業化項目、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做大做強、新引進企業總部、中心城區市場調遷等重點工作。各區(市)縣也要配套設立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并逐年增加規模。
“198”基礎設施納入年度建設計劃
按照重大項目建設進度要求,將重點集聚區和“198”區域的道路交通、電力、通訊和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納入市和區(市)縣兩級年度建設計劃?!爸姓{”區域內原土地使用權人實施的原址改造或重建,土地性質由住宅用地調整為現代服務業產業用地的,不收取土地用途調整的土地出讓收入。
重點集聚區內的生產性服務業項目用地可區別不同情況采取出讓、租賃等方式依法供地。鼓勵生產性租賃國有土地進行建設;積極探索生產性服務業項目實行縮短土地使用年限的供地方式。
同時,本著體現綜合效益、重點支持的原則,對“198”區域現代服務業產業化項目,市和區縣在供地、資金和公共配套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新遷入總部高管給予安家補貼
加大對總部經濟、電子商務和服務外包等新興產業支持力度。按照成都市關于鼓勵市內外企業在我市設立總部或地區總部的有關政策,對在我市新注冊及新遷入的總部和地區總部以及我市一般企業升級為總部或地區總部的給予一次性開辦資助或獎勵,對新遷入我市的總部和地區總部的法定代表等高級管理人員給予安家補貼和個人所得稅獎勵。
給予電子商務企業拓展市場、人才培訓、行業認證和租賃辦公用房等資助,對區(市)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或專業樓宇建設給予支持,按照企業規模和稅收貢獻給予優勢企業獎勵,對經認定的電子商務應用示范企業給予獎勵。
C關鍵詞:載體
一區一特色
實施規劃年內完成
今年內,在現有的《成都市服務業發展規劃》基礎上,由市規劃局、市商務局牽頭按照“一區一特色”的原則,指導各區(市)縣完成現代服務業重點集聚區和“198”區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實施規劃編制。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著眼于“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調整結構、提升能級”,加快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備、錯位發展的現代服務業重點集聚區。
對中央商務區要通過加快編制中央商務區規劃,完善道路、交通、電力、通信等配套服務功能,大力引進和發展現代商貿業、金融業、信息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等現代服務業和總部經濟,建設西部現代服務業首位度最高的中央商務區。
對“198”區域要按照充分體現經濟、環境和社會綜合效益的總體要求,充分利用“198”區域的綠色生態優勢和獨特空間資源,大力發展總部基地、臨空服務經濟、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等現代服務業和總部經濟,把“198”區域建設為西部高端服務業產業集聚帶,成為帶動發展方式轉變的新引擎、城市規劃建設的精品、環保節能的典范和維護群眾利益的樣板。
以建成現代服務業重要功能區為目標,加快建設北部商貿城、南部科技商務城、東部工業商務城和西部健康休閑城。積極鼓勵北部商貿城重點發展商貿(批發)、物流(鐵路、公路)及配套商務服務業,建設西部最大鐵路物流樞紐和商品交易集散功能區。積極鼓勵南部科技商務城重點發展科技商務、會議展覽、軟件及服務外包、金融商務總部和空港物流,建設西部最大航空物流樞紐和科技商務服務功能區。積極鼓勵東部工業商務城重點發展為現代制造業服務的研發設計、工業物流、展示交易、教育培訓和中介服務等行業,建成西部最重要的工業商務服務功能區。積極鼓勵西部健康休閑城重點發展醫療康復、體育健身、教育培訓和休閑旅游等產業,建成西部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健康休閑服務功能區。
同時,科學開發龍門山旅游資源,大力發展觀光旅游、度假旅游、鄉村旅游、探險體驗等,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度假區。深化區域合作,開發龍泉山旅游資源,發展度假休閑旅游,加快建設休閑旅游勝地。
D關鍵詞:亮點
2012年服務業吸納就業人口超360萬
根據成都市服務業發展規劃,2012年我市將基本實現建設西部現代服務業基地的目標,那么,衡量西部現代服務業基地的量化標準有哪些?作為西部現代服務業基地的成都又會呈現出怎樣的景象?
《意見》指出,2012年我市服務業增加值將超3000億元,年均增長14%以上,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超1200億元,年均增長16%以上。服務業就業年均遞增6.5%,到2012年,吸納就業人口超過360萬人,占全社會從業人數的比重超過47%。
同時,按照“一圈層優先發展、二圈層做大做強、三圈層加快崛起”的總體思路,著力在中心城區建設核心集聚區、在二圈層建設重要功能區、在三圈層建設特色功能區,到2012年使北部商貿城、南部科研商務城、東部工業商務城、西部健康休閑城成為現代服務業重要功能區,龍門山和龍泉山旅游發展帶成為現代服務業特色功能區,初步形成“一核集聚、四城輻射、兩帶帶動”的空間發展格局。
10月直飛吉隆坡廉價航班有望開通
據市交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將重點推進成都至美國、中東、日本的客貨運國際航線,每年開通2—3條國際直飛航線,力爭再用5年時間,使成都國際直飛航線達20條,基本建成中國第四個國際樞紐機場的國際航線網絡。在直飛巴基斯坦卡拉奇航線的基礎上,力爭10月開通直飛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廉價國際航班,抓住第二跑道年內投入運營的有利條件,明年至少開通3條國際直飛航線,確保開通直飛東京的國際航線。
通過大力引進和培育基地航空公司,實現國際航班與國內航班的有機對接。首先是爭取國航明年在成都投放的飛機數量由目前的36架增至55架,國際直飛航線由4條增至6條,2015年飛機數量達到100架,國際直飛航線增至15條;今年啟動研究成都至周邊四個中心城市昆明、貴陽、西安、拉薩空中巴士快線的開通辦法,爭取在明年形成以成都為中心,通往周邊四個中心城市、有效對接國內其他三個樞紐機場的航班波;三是扶持現有基地航空公司做大做強,積極引進有實力的航空公司在成都建區域運營基地。
隨著成都對外鐵路路網的形成,逐步開通成都連接歐亞大陸橋、環北部灣地區邊貿城市的鐵路貨運五定班列,有計劃地開通成都連接泛亞地區、南亞地區的鐵路貨運快速通道。
將加快打造一批百億商圈百億市場
市商務局局長郭啟舟介紹,配合市規劃局指導有關區(市)縣年內完成26個現代服務業重點集聚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實施規劃,我市將加快六大主力新商圈重大項目建設,積極發展新型業態,加快推進春熙路—鹽市口中央商業區改造升級,引入品牌推廣、購物快遞、個性化包裝、文化體驗等增值服務功能,著力建設功能強大、業態復合、輻射西部的高端商業中心。結合市場調遷、舊城改造、新區建設,加快建設紅牌樓、錦華路、金沙—光華、天府新城等主力新商圈,盡快形成一批具有帶動作用的地標性城市綜合體和特色商業街區,依托城市綜合體等高品質載體,促進時尚購物、休閑娛樂、酒店餐飲、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培育和打造一批年稅收過1億元的“億元樓宇”和年銷售額超100億元的“百億商圈”。同時,引導繞城高速以內的200余個商品市場按照規劃向四大市場園區調遷,盡快形成一批年交易額超100億元的“百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