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財政服務發展新思維
每次思想大解放總能帶來大發展,在新形勢下,我市財政部門積極轉變觀念,強化服務意識,以思想的大解放推進思路的大拓展,積極參與和促進廈門經濟社會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危機中蘊涵著機遇,我市財政體制的調整和完善要著眼于促進產業區域和城市空間布局的優化,更清晰地確定各區、島內外經濟發展的功能定位,促進各區域根據各自特點、優勢加快發展。
財政政策具有產業導向功能,財政扶持企業的政策要立足于促進發揮廈門自身優勢,鼓勵重點企業和項目的招商引資,帶動產業鏈招商,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與對臺灣對接,提升發展第二產業,加快繁榮第三產業。
今年財政減收增支壓力大,更需努力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財政部門要全力確保基礎設施建設、維持政權運轉、民生項目、構建公共服務平臺等公共產品的供給。同時,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效益,大力支持經濟發展,做大財政“蛋糕”。
建立公共服務平臺是服務企業的重要保證。近年來我市財政部門從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方便企業辦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措施。如“公共財政服務日”的政策咨詢活動、編印財政政策宣傳手冊、舉辦財政政策宣講活動、在財政網站開辟政策服務專欄等等。
政策對接
為企業提供更貼心服務
在幫助企業共克時艱方面,財政部門采取了不少政策和舉措。
首先是“減負”。市財政局主要選取企業受益面廣、減負程度較高的繳費項目實施減免,包括在確保參保對象待遇不變的前提下,對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予以減半征收,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征收率降低1%,取消或減征報關單預錄費、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費等部分收費項目。與中央政策相比,廈門支持企業的范圍更廣、政策更多,資金數額也特別大,而且是“普惠制”,許多中小企業都能直接享受到市里的政策實惠。
其次是“輸血”。市財政局今年進一步增加資金投入,幫助企業融資、開拓市場,通過“輸血”增強企業“造血”功能。比如融資方面,主要是建立小企業貸款融資獎勵機制,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發展,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并投入億元建立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資金鏈風險保障金;在穩定出口方面,市財政今年安排外貿扶持資金實施出口增量獎勵,并將出口信用保險保費扶持從20%提高到50%,幫助企業拓展新興市場。
第三是“促消”。在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拉動內需方面,市財政積極落實好扶持個人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穩定不同層面人員的收入預期,擴大消費需求;使用好服務業發展資金,加快推進度假休閑酒店、商業購物中心建設,完善商業網點布局;推進“家電下鄉”工程,拓展農村消費市場;實行里程獎勵、新航線獎勵、入廈旅游增量獎勵,適當提高展會資助和展會招攬獎勵標準等,積極拓展“森林人家”等休閑旅游項目,增強廈門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
此外,市財政局還充分運用關稅政策“話語權”,積極替企業向國家提出關稅稅則、稅目、稅率等相關政策的開設、調整建議。據統計,到目前為止我市已有12條關稅政策調整建議被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采納。通過提出關稅政策調整建議,石材、鋁箔板、濾波玻璃等商品進口關稅實現了稅率下調,每年為我市企業減少稅收成本上億元,有效地促進了我市相關產業的發展。
產業對接
財政幫您牽線搭橋
市財政部門目前正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擴大產業發展后勁和空間。
為了力促工業的回升和產業升級,市財政局制定和完善財政政策,促進企業增產增銷,促進建成的廠房盡快釋放效益,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同時,鼓勵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啟動建設一批行業、區域產業創新支撐平臺,完善科技基礎條件,面向廣大企業提供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服務,提升產業的集成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也是今后財政政策支持的重點,市財政局用好服務業財政引導資金,支持服務業重大項目和服務業公共平臺建設;鼓勵旅游企業擴大旅游客源市場、拉動旅游消費;通過安排物流企業貸款貼息資金等,促進物流企業集約經營,提升層次,構建海西物流高地。
此外市財政局還積極幫助企業爭取項目資金,緊緊抓住國家出臺的拉動內需、加大投資的政策機遇、積極為企業提供上級資金投向信息,幫助企業精心策劃符合我市實際的項目,對向上申報的各類項目和資金全程追蹤,強化對接,加快落實。
項目對接
發揮“四兩撥千斤”作用
特別關注 最新政策提要
銀行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且設立了小企業貸款專營機構的全市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上年度小企業貸款年末余額為基數,按本年度小企業貸款日均余額增幅超過基數5%部分的4‰予以風險補償,主要用于充實銀行貸款損失準備。
服務外包產業扶持政策:加大對服務外包產業的扶持力度,尤其對承接臺灣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在項目貼息、認證、人才培訓、辦公場所租金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和傾斜。比如,對企業為提高承接服務外包的能力而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的項目,可按2年100%的項目貸款貼息支持,每年貼息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于服務外包企業使用廈門市軟件園公共服務平臺(軟件開發與測試、集成電路設計、數字媒體制作)產生的費用按照50%的標準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