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湖州市浙江泰侖絕緣子有限公司將企業的生產性服務業中的物流部分外包給了湖州市另一家企業——湖州華安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華安物流自此承擔起了泰侖絕緣子公司成品、半成品等物流、倉儲、運輸等輔業。這也是湖州市大宗產品倉儲物流服務外包的又一個成功案例。
一場以生產性服務業提振制造業的“大戲”正在湖州市上演。
制造業“排隊”服務業外包
總投資達3.8億元的浙江泰侖絕緣子有限公司年產400萬件鋼化玻璃絕緣子,該公司還正在籌建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建成投產后,其產能將增加至年產1000萬件絕緣子。
據公司總經理金玉平介紹,該公司自2004年8月投產以來,物流倉儲一直由企業自己解決。“倉儲物流牽涉了公司很大的精力,而且我們發現客戶投訴也多集中在物流配送上,可以說,物流已經成為公司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為此,該公司兩個多月前即著手尋找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理想渠道。
華安物流總經理宋幸福分析說,經過測算,泰侖絕緣子在運輸、搬運、包裝等方面每年費用約1000萬元,僅運輸費就達600多萬元。這些輔業外包給華安物流后,泰侖絕緣子的運輸費用將直接降低8%,其它相關費用可降低15%左右。不僅如此,借助華安物流的專業服務,特別是在供貨時間、安全生產等方面還可有效提高泰侖絕緣子的管理水平,從而達到共贏的效果。
對此,市經委基地辦主任陳富榮認為,泰侖絕緣子與華安物流是繼美欣達與華安物流合作之后,湖州市第二個將大宗產品運輸輔業整體外包的案例。“此舉可以將華安物流精細化、專業化的管理模式引入泰侖絕緣子,降低企業生產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不僅有助于泰侖絕緣子專注于做精做強做大主業,而且對華安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也將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
從湖州市經委基地辦獲悉,自去年底湖州市提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來,一大批工業企業正“排隊”實施生產性服務業外包計劃。
此前的去年9月,美欣達將倉儲、配送、運輸等非核心業務通過招標形式,外包給湖州華安物流有限公司,華安物流18名員工被派駐美欣達,雙方緊密合作開展第三方物流。美欣達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都由華安物流直接送至生產第一線,而美欣達的成品入庫、配送、裝箱,乃至成品發往全國各地客戶等,全部由華安物流承擔。此舉開創了全市大宗產品生產性綜合服務外包的先河。
隨后,一批重點企業則積極實施主輔分離。位于南潯區的浙江世友木業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也啟動了輔業分離進程。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計劃在炭化木業務率先試點,炭化木主輔分離改革將以研發、設計和咨詢為主業,分離生產、終端銷售、施工、售后等其它輔業。
輔業分離后,公司將專業從事炭化木的科技研發、產品設計、裝飾設計等工作,保持公司炭化木在行業內的領先優勢,一方面能夠為炭化木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技術租賃、技術轉讓、產品設計等生產性服務;另一方面,還能夠為別墅、園林、展廳、洗浴中心等高檔場所提供專業的裝飾設計服務。
市經委基地辦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已有20家重點骨干企業啟動或即將實施輔業分離試點,其中包括利豪、大康、巨人通力、明泉涂裝等。此外,金洲集團、人本集團、大洋電子等一大批企業,也正計劃將有關輔業外包,分離領域涉及研發設計、倉儲物流、售后服務等。
那么,為什么湖州市會“突然”涌現出生產性服務業外包的熱潮?
生產性服務業的“催化劑”
這一切都緣起于并得益于湖州市促進服務業與工業融合聯動的決策。
“這是市政府、市經委等部門深入調研后提出的戰略決策,行動綱要不僅為湖州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點明了方向,更是為全市工業經濟轉型升級謀求的創新之舉。”陳富榮說。
正是因此,湖州市在隨后出臺的《關于加大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政策扶持的意見》中,將促進服務業與工業的融合聯動列為重要內容,其中共涉及6項扶持政策,包括鼓勵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推動工業企業實施主輔分離、加快售后服務領域的分離、發展科技型生產性服務業、鼓勵工業企業大宗產品運輸外包、引進發展總部經濟等。扶持政策涵蓋了稅費減免、財政獎勵、降低準入門檻等。
其中規定:鼓勵工業企業把現代物流、交通運輸、倉儲配送、營銷售后服務、投資與技術服務、科技研發、信息咨詢、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分離,在涉及房產、土地使用權及其他資產過戶所繳稅收,三年內由財政給予市得部分100%獎勵。并鼓勵工業企業大宗產品運輸外包,對重點企業(年運輸費用支出300萬元以上)年度貨物運輸業務在本地繳納的營業稅比2007年增長的部分,三年內給予市得部分50%的獎勵等。
在種種優勢政策中,“稅收優惠”條款無疑成為相關激勵政策中的最吸引企業家“眼球”的內容。
“明確的稅收優惠條款能夠提高工業企業實施主輔分離的積極性。”陳富榮說,出臺這樣的政策從表面上看犧牲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但實際上能使工業企業更加專注于主要,騰出精力來將企業做精、做大、做強,最終能夠實施更多的稅收,著眼長遠政府反而會增加財政收入。
也正是因為政策的“催化作用”,湖州不僅涌現出了一批積極主動他分離生產性服務業的典型,更大大刺激了物流產業的高速發展!
從市經委獲悉,近兩年來,湖州市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迅速,華安物流、祥瑞物流、國際物流等一批物流企業迅速成長。僅以華安物流為例,該公司去年成功入駐美欣達集團后,今年再次握手泰侖絕緣子,目前又在與湖州市幾家重點骨干企業洽談合作事宜,今年營業額可望實現同比翻番。
工業轉型升級的“突圍之路”
昨天,在美欣達印染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幾名工人正在將原材料從運輸車輛搬運至生產線上;而在成品車間,一批批紡織品則被搬運上車送往全國各地。
“這些工人都是由華安物流派駐在我們公司負責配送和運輸,從我們公司開展輔業外包以來,不僅大大節約了物流成本,而且更便于企業管理,使企業能專注于主業。”美欣達集團有關負責人說。美欣達與華安物流的合作為湖州市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物流企業的發展樹立了典范。
從工業化發展進程角度來看,統計數據顯示,到2005年,湖州市人均GDP按年平均匯率計算為3056美元,這意味著湖州工業化進入了中期階段;根據2008年湖州市統計公報,去年湖州市人均GDP達到5294美元,逐步進入工業化后期。
而從湖州市產業現狀來看,湖州市制造業主要集中在紡織、建材、金屬材料、機電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幾大產業。“目前湖州市工業企業的特點是中間產品多、直接面對市場的終端產品相對較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少。工業發展已經遭遇‘瓶勁’,轉型升級刻不容緩。”市經委有關專家分析說,轉型升級離不開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這就必須實現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融合聯動。
此外,從企業微觀的角度來看,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發展,傳統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正逐漸演變為以核心企業為主導的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而供應鏈中最為重要的,是圍繞核心企業、服務上下游、起著關鍵連接作用的生產性服務。換句話說,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同為其提供配套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有著密切關系。
為此,湖州市通過出臺政策、灌輸理念、強化服務等種種舉措鼓勵工業企業主動走轉型升級之路,動員工業企業實施主輔業分離,改變企業原有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模式,倡導有條件的工業企業更加專注于主業,將主要精力用于研發設計、加工制造、市場開拓等方面,而將輔助業務分離出來。
美國經濟學家格魯伯和沃克將生產性服務業形象的比喻為“將日益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引進商品生產的飛輪”。對于正處于轉型升級過程的湖州工業來說,生產性服務業更像是“潤滑劑”、“催化劑”,宏觀上可以加速湖州市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微觀上則將有力提升工業企業在市場中競爭力!
相關鏈接
生產性服務業
1966年,美國經濟學家H.Greenfield首次提出了“生產性服務業”的概念。1975年,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寧和辛格曼根據聯合國標準產業分類(SIC),把服務業分為四類,即生產者服務業(商務和專業服務業,金融服務業,保險業,房地產業等)、流通型服務業、消費者服務業和社會服務業;其中,生產者服務業在我國普遍被稱為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是指市場化的中間投入服務,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務的進一步生產的非最終消費服務。它一般包括:金融保險服務、現代物流服務、信息服務、研發服務、產品設計、工程技術服務、工業裝備服務、法律服務、會計服務、廣告服務、管理咨詢服務、倉儲運輸服務、營銷服務、市場調查、人力資源配置、會展、工業房地產、教育培訓服務等門類,具有二三產業相互交叉融合的特征。生產性服務也可理解為服務生產的外部化或者市場化,即企業內部的生產服務部門從企業分離和獨立出去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