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ORACLE時常以管理大師角色出現,進入中國十多年后開始一場用戶危機。國家電網、中石化等一些上億美金項目成了爛尾工程。
短暫的休整后,軟件業再次步入快車道,與此同時,一場產業鏈的升級大賽在政策的刺激下,終于開始進入拐點
智能電網,智能交通,3G,新醫改,軟件作為服務型經濟正在被政策引爆”……四萬億投資里,三分之一都跟軟件有關”。
在記者近期走訪的兩家國產軟件大鱷中,東軟估算,新醫改會帶來280億大市場,如今在這個市場中已經做好準備的玩家并不多。被忽略的金礦在四萬億帶動下,需求被提前釋放了。
3G建設為整個電信業帶來2000億-3000億投資,其中跟東軟相關的市場達160億-240億元,總投資超2萬億的智能電網建設,更是使包括東軟在內的智能電網概念股在資本市場上經過幾輪爆炒。
樣板1
劉積仁和他的軟件帝國,智能化浪潮下東軟破繭成蝶
在東軟沈陽總部采訪時,東軟上上下下都認為,長年厚積薄發之后終于開始亮劍,東軟正在駛入東軟元年。
采訪劉積仁時,他剛剛從歐洲回來,在原SAP北亞區兼大中國區總裁西曼上任東軟歐洲公司總裁后,東軟西征的步伐開始加速。
東軟西征步伐加速
這位歐洲軟件界元老現在已經幫東軟成功招募到數名負責汽車業務的高管,下一個領域則是手機。西曼甚至給了劉更宏大的擴張計劃,列舉了一批最適合并購的當地軟件公司名單。近期私募傳出的消息是東軟準備在歐洲收購一家軟件公司。
除了歐洲,東軟還成立北美分公司,東軟的高端CT已經在美國開賣,價格是GE飛利浦等對手的三分之二。同時,東軟在海外根基更牢固的日本已經有四家分支機構。
在海外市場上,東軟已經不再等客戶上門,而是大膽出擊,從印度同行手中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底氣來自于多年的國際化外包經歷對東軟基礎能力的磨礪。一種被稱之為CMM的評測軟件成熟度的模型在東軟已經推行了十年,這是最高極別的軟件質量認證,全球范圍內通過這類認證的軟件公司也僅50家左右。
國內終于進入收獲季
在國內市場,長年圈地后的東軟進入了收獲季。
大家都認為東軟是個知名的企業,但東軟在做什么很多人卻不清楚。記者在東軟軟件園看到,東軟正在研發的未來無人駕駛汽車,東軟的移動追蹤GPS等都已經在各大客戶的產品中使用。我們在使用的社保系統,電網系統,銀行系統無不充滿著技術的技術。劉積仁告訴記者這其實也是外包,外包并不僅是承接海外訂單,中國是世界級的外包市場,對這點大家認識不足”。
在十多年前中國軟件業激情燃燒的歲月,沉浸在做中國的微軟的夢想里,劉積仁當時選擇的是做軟件服務,東軟因此一直被看成是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十年后,劉積仁當年那句軟件就是服務”成了行業的定律,包括IBM,SAP,甚至微軟都開始向服務轉型。東軟終于解決了身份認同”問題。
在這時,通吃醫療,教育,圈地”電信,電力,社保,金融,交通等25個行業,擁有萬名以上員工規模,通吃軟件上下游產業鏈的東軟,在去年完成整體上市后,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軟件帝國”。
樣本2
王文京破局SAP,ORACLE壟斷
用友是國內最大的獨立管理軟件商。近年來經常有跨國公司的高管主動找到王文京,這些跨國公司希望成為用友的戰略投資者,還有一些跨國公司表示可以與用友進行更為靈活的資本合作。
跨國公司的用戶危機”
年初,用友高端產品U9上線,在這款產品上,王文京耗時五年,投入四個億,可謂寄予厚望。隨著U9在市場上連簽大單,原本籠罩在跨國公司頭上的光環開始破滅。對跨國公司名頭的重視程度超過對實際效果評估的企業,不是我們的客戶”用友軟件副總裁向奇漢在U9摩比天線項目體驗會上說。
一直以來,SAP,ORACLE這些世界頂級企業都是品質的代名詞,在管理軟件高端市場上有著絕對的壟斷優勢,項目的負責人只要說是使用了SAP或者ORACLE,哪怕最終項目失敗,也不用承擔責任。
據介紹,這些跨國公司收費一般以License作為基本的報價單位,使用這些跨國公司的產品一般要支付3部分費用,包括許可證費用,數量越多、總額越大;升級服務費用,按照合同確定的軟件產品總額的一定比例收取;實施費用,很多企業在上項目之初,因為不了解升級費用,而被迫多支出不少費用。有些在實施前被告之只用三十個許可證號,但在實施后卻逐漸加碼,成了六十個。你說這些跨國公司是霸王條款吧,但你也只能被迫挨打,因為你沒有可以替換產品”。
U9逆市擴張
然而金融危機讓企業越來越務實,U9接二連三接到市場大單。今年5月份,用友U9宣布,將投入數千萬元,面向全球招聘高端人才,招聘人數為200人。
作為世界級軟件,U9產品一個是多工廠、多組織,功能符合當今全球化環境下企業發展的特點,另外是協同制造、協同供應鏈、協同平臺,這些都是全球化環境下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國家制造業信息化ERP認證培訓專家組組長金達仁稱。
對話
南都:幾個月前,中國最大的兩家外包商意欲合并驚動了所有圈內外的人,您個人風格一向穩健,為什么要在年景不好時大手筆出手?手握現金不好嗎?
劉積仁:東軟發展最大瓶頸是人力資源不足。每個企業成長都會有幾種不同的方式,當你成長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并購收購兼并包括投資這是一個企業正常的行為,可能企業在年輕的時候并不太多,當你長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每個企業都會把并購包括這些外延,把外延發展看成企業發展的模式。就在咱們談話的今天,我已經收購了三家企業,但外人不知道而已,我們買一個企業除了買對方的客戶,還有就是買人才。
南都:從財報看,東軟盤子很大,但利潤率一直不太高?
劉積仁:服務行業,一般是10%的利潤,優秀點的20%.賣產品容易受周期性影響,有波動性。但賣服務,因為對客戶的鎖定,不會受周期影響。東軟今年利潤率會提高不少,因為不少項目進入收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