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鼓勵政府和企業發包促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計劃于9月正式執行,政府采購——
服務外包這個一直游離在公共服務業之外的新興產業,現在已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得到了包括政府采購在內的各方面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日,財政部等8部委會同起草的《關于鼓勵政府和企業發包促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指導政策》(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計劃于今年9月正式簽發執行。該《指導意見》旨在從加強政府在服務領域的采購、加強國有企業的服務采購等方面,擴大國內服務業的總體需求,讓服務外包企業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國內外包業務,巨大的市場誘惑使得正在金融危機下艱難生存的外包企業對該政策格外關注。
政策扶持呼之欲出
國家將進一步發揮政府采購的政策性功能作用,鼓勵政府將涉及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建設、數據處理等不涉及秘密的可外包業務分包給專業企業。”在前不久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合作大會上,來自財政部的聲音讓眾多企業振奮不已。
服務外包,就是企業為了將有限資源專注于其核心競爭力,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利用外部專業服務商的知識勞動力,來完成原本應由企業內部完成的工作。與傳統的制造業相比,服務外包附加值相對較高,能有效地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一種較為高端的服務模式。”北京英泰科隆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趙新遠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服務外包的優勢所在。
國務院在年初發布的《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中也特別強調了加快培育信息服務新模式,引導公共服務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外包數據處理、信息技術運行維護等非核心業務,建立基于信息技術和網絡的服務外包體系。
與中央政策導向相呼應,地方政府也相繼采取了行動。其中,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長江三角洲多個城市均開展了政府采購業務,以加大對服務外包產業的支持。數據顯示,江蘇省蘇州市今年上半年服務類政府采購規模達1.96億元,同比增長105.14%,僅平江區服務類政府采購規模就達到了1496.39萬元,是去年同期的近30倍。
在采訪中,蘇州市某軟件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政府穩定的采購訂單對于我們公司這樣的服務外包型企業初期的成長不僅可貴,而且十分必要,對我們抵御金融危機的沖擊幫助也很大。”
服務外包前景廣闊
去年,中國的服務外包接包量接近50億美元。不難看出,我國服務外包的巨大發展潛力。當然,前提是處于成長初期的我國服務外包業要得到政府在相關政策上的大力扶持。”趙新遠告訴記者。
在第二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合作大會上,商務部相關人士也表示,中國的服務外包起步較晚,必須走和印度不同的發展模式。財政部與相關部委這項最新政策的出臺,對于扶持國內服務外包的發展意義重大。
據記者了解,與我國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目前已形成年銷售收入300億美元的服務外包產業,承接全球46%的服務外包市場業務,成為全球最大的提供服務外包的國家,塔塔、維普羅等知名IT公司正是該國經營服務外包業務的杰出代表。
能有這樣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這首先得益于印度政府的政策支持,尤其是產業發展初期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們和印度相比最大的優勢在于巨大的國內市場,而采購量和金額都相當龐大的政府采購市場對于行業的發展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相關專家分析道。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和服務業市場的不斷開放,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潛力巨大,相關部門適時的政策扶持,不僅符合中央提出的保增長、調結構的經濟發展要求,也必將為政府采購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節省政府開支做出更大的貢獻。(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