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商業活動的本質是什么? 從外包到眾包,商業的本質正在發生變化。企業向商業復歸的態勢正在發生。 人們必須考慮到,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是在沒有企業這樣一種形式的前提下,從事商業活動的。如今,企業這樣一種形式,正在受到從虛擬化到外包、眾包等企業消亡先兆現象的輪番沖擊。我們有必要打破企業必須存在這樣一種定見,回到商業本身,追問不依賴企業形式而存在的商業到底是什么”的問題。這就是商業復歸”命題的由來。 當我們一旦思考到這樣的問題時,越出當代視野,向人類智慧中的大歷史觀求助的要求,變得迫切起來。 需要思考商業本身 西方文明中一直有得樂園—失樂園—復樂園”的文化隱喻,回答人本身是什么(伊甸園中的人之初),后來變成了什么(人的異化),最后又回到什么(人的復歸)的問題。 相對于商業問題的一個類比是:人最初在生活中審美,后來必須通過藝術來審美,最后又回到在日常生活中審美。這時人類驀然發現,藝術——相當于我們這里說的企業——并不是從來就有,也不是永遠存在的。必須通過藝術才能審美,只不過是人類異化階段,受歷史條件限制形成的人類洞穴之見。 同樣,商業本身,也在經歷同樣的歷史演進過程。人類最早在生活中從事商業,后來必須通過企業的形式從事商業,最后又復歸到在日常生活中從事商業(又稱SOHO)。在這個意義上,也許回到未來”這種說法,最能體現未來商業復歸古代人類SOHO經驗的性質。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條件下尋找從事商業的感覺,僅有傳統商業的經驗不夠的,我們可能還需要更先進的經驗,比如總結北京猿人在周口店在家辦公的經驗,以及中國農民5000多年的SOHO經驗。這樣做的最大思維瓶頸,就是受到英國蒸汽機革命以來那些工業化定見的干擾,比如認為企業在一個社會中會永遠存在。 正如工業革命,是在打破了家庭是商業中心這種教條后,才發展出企業這種創新形式的;信息革命,也需要打破企業是商業中心的教條,解放思想,發展出網商這種新商業文明創新。 什么是商業本身 在此,我向大家鄭重地推薦一本有助于思想解放的著作——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藝術與現實的美學關系》(又稱美是生活”)。這是人類跳出廬山,從洞穴之外反觀現實的驚人之作。它有助于人們擺脫當代”這件事的有限性,從大歷史角度重新審視現實的意義,發現那些發生在今天的明天們。 企業與經濟的關系,相當于藝術與審美的關系。因此說美是生活,就好比說經濟是生活。說生活高于藝術,相當于說生活高于企業。我們要想找新商業文明的感覺,找網商的感覺,首先就要找這樣的感覺。 按照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思想,美是生活”這個命題,可以定義為:任何事物,凡是我們在那里面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就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東西,凡是顯示出生活或使我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換算到商業是生活”(或經濟性在于生活”)這個命題上,就是:任何商業,無論是否有企業的形式,凡是在其中看到應當如此生活的,那就是經濟的;任何商業,凡是顯示出生活的本然或使我們想起生活的實際情況的,那就是經濟的。比如,因為生活是多樣化的,所以個性化是經濟的。 在人類的工業化經驗中,不是這樣想。工業化的洞穴之見認為,如果不將商業從家庭中分離出來,將商業的重心轉移到企業中來,就是不經濟的。鮑德里亞用生產之鏡”形容這種定見。在過去二百年里,這種定見是符合事實的,是正確的。但信息革命正在改變使這種定見變得正確的那些前提假設。最明顯的商業前沿上的新現實,就是眾包(Crowdsourcing)現象的出現,寶潔公司將企業核心的研發業務,外包給14萬業余愛好者。這預示著KPO(知識處理外包)時代的到來。美國和印度下一代商業正向KPO這個方向升級,而中國還在傻呼呼地以為BPO外包是下一代商業方向。 我們很快就會在IBM、寶潔、GOOGLE、Youtube、eBay、MySpace、亞馬遜、戴爾、維基百科、寶馬汽車、樂高、宜家、阿迪達斯、歐萊雅等商業領先者身上,領教眾包的魅力。而要理解眾包、KPO等新商業思想,必須具有理解生活本身美”的同等理解力。如果沒有這種理解力或感覺,補補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課,是最快的捷徑。
標簽:眉山 雅安 銅仁 馬鞍山 商丘 白酒營銷 舟山 河池
上一篇:像印度企業那樣整合全球(上)
下一篇:昆山十大企業集群沖鋒 形成較為合理的產業布局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