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已經是中國制造型企業開始踏踏實實實踐的一個領域。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首批十二家信息系統外包服務試點企業名單,長虹名列其中。此次長虹提報的方案是家電制造業信息系統外包服務體系建設”。
這不是一個偶然。掐指算來,長虹開展大規模信息化建設已經有十年之久,長虹的信息化水平已經處于中國制造型企業的前列。來自官方的統計數據是,2008年,長虹位列中國信息化500強第87位。這還遠不是長虹的愿望,如今的長虹拋出了更大的手筆。2008年3月,長虹將原先集團內部的IT部門獨立出來,注冊成立 四川虹信軟件有限公司”,作為集團IT外包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對象也從4家長虹系上市公司、60多家長虹子公司擴展到外部市場,形成了一批以瀘州老窖、唐山軌道客車、中海油、掌上明珠、一汽大眾、綿陽政務中心為代表的跨行業優質客戶。2008年,這間新成立的公司營收已經突破3000萬元,此刻正在向1億元目標奮進。
長虹信息化這些年
長虹是中國最早啟動信息化建設的企業之一。按照長虹信息化發展的歷程,大體分為四個階段。1999年以前可以稱為萌芽期”,那個時候主要做一些會計電算化、部門信息系統、局域網等事情,數據分散,沒有形成信息網絡;1999年-2003年稱為起步期”,以ERP實施為代表,建成綿陽園區局域網,實現財務、采購、銷售幾大主要業務模塊集成,互聯網應用起步。更為重要的是,IT文化開始在長虹內部生長;2004年-2007年稱為發展期”,廣域網建成,核心系統系統框架建成,PDM、CRM、PPCO、執行層信息系統上線,并且開始進行新一輪應用系統集成,長虹主要業務系統開始受益于信息化;2008年以后可以稱為外部協同期”,長虹開始將內部的IT服務產業化,注冊成立獨立的IT服務公司四川虹信軟件有限公司”,開展IT外包服務。
長虹是一個有著濃烈技術情結的企業,也許因為長虹一直保有軍工業務,軍工背景讓長虹意識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真功夫”,實力是第一位的。在追求技術的同時,長虹從來都沒有放棄任何一次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機會,包括2006年長虹九大SBU的建立。在長虹夯實基礎管理的過程中,信息化被長虹公司高層寄予厚望,甚至希望用統一的信息化工具實現基本管理制度統一”,進而實現抽象意義的文化統一”?,F代企業如果脫開了工具談管理是沒法談的。為什么持續不斷地搞ERP建設?就是要豐富完善我們的管理工具。”ERP成為了所有信息工具的內核。從現在來看,長虹是一個典型的依靠技術驅動和管理驅動的企業,而管理驅動的核心在于企業信息化。”
上世紀90年代,長虹開始論證上馬ERP系統,2000年7月,首期SAP三個模塊上線,再到今天的全面開花,信息化已經覆蓋長虹80%以上的核心業務流程,并持續產生效益?;仡欓L虹最近幾年的信息化建設道路,從一開始就堅持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統一管理”的總體策略,這種統一性”體現在長虹旗下四大上市公司、60多個子公司身上,就是實現了核心信息系統平臺資源共享,實現了基本管理制度統一”,并且有力推進核心價值觀統一”和文化統一”。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長虹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累計超過3億元,形成了以ERP、PDM為核心的完整的制造業信息系統框架,涵蓋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管理、產品銷售、原材料采購、物流管理、財務管理、信用管理、決策支持等公司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并與海關、銀行、供應商、經銷商、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開展了信息系統的協同和集成??梢院敛豢鋸埖刂v,長虹的信息化已經深深地嵌入公司整個核心業務,在戰略決策、日常經營管理乃至現場操作的各個環節,都已和信息系統緊密結合起來。長虹信息化系統已經是開始對提升管理、提升公司經營決策水平發揮作用,甚至開始在一些定量的方面都可以度量信息化系統功能。不容忽視的是,長虹信息化建設不僅實現了集團現代管理制度、流程的規范,提升了企業經營效率,并且為長虹新型企業文化的再造提供了一個應用管理的有效途徑。
一個生動的例子是,長虹以前慣用的虹集、虹股多少號文件變成了信息系統的業務代碼。信息化的精髓已經深入到長虹的肌理。
信息化也是生產力
十多年的堅持,讓長虹的信息化水平走到了中國制造型企業的前列。2002年,長虹信息化建設就被列入國家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計劃,獲得財政部、國家經貿委第八批國債專項資金項目支持;2004年,長虹承擔了科技部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電子制造業PDM系統開發與應用”重大項目;2006年,長虹承擔了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家電制造業現代物流服務示范工程”項目此外,長虹已連續數年獲得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榮譽稱號。
在長虹內部,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如果哪一天信息系統打噴嚏,整個公司的業務也就感冒了。”長虹信息化經歷了一個制造型企業最主要的經營管理環節,積累了豐富的行業信息化實踐經驗。
長虹信息化建設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例如PPCO上線后,外購物資齊套率達到99 %;在成本方面,長虹的實際成本差異率已經做到正負千分之三,逼近國際標桿企業的水平;產品數據管理系統(PDM)上線后,實現IPD(整合產品開發)流程的固化;實現BOM源頭數據的統一采集與管理,確保數據統一、準確管理。值得一提的是,虹信自主開發的網上招標系統上線運行4年來,形成全新的采購模式,累計節約采購成本超過15億元。
在采購應付方面,幾百億元的采購,應付崗位員工不超過7個人;在倉庫管理方面,長虹實現99.95%的庫存準確率,庫房的數據錄入人員為零,在業務發生的同時,數據就進入系統;在銷售方面,實現訂單實時處理;在售后服務方面,以長虹多媒體公司為例,省級服務中心三包費”降低10%,服務滿意度從95%迅速提升到97%,用戶投訴率降低30%;在運輸效率方面,2008年底GPS定位系統上線后,長虹物流干線運輸及時到達率提高了24%。2008年,長虹資金周轉數同比提升了55%。
長虹的信息系統已經受惠至上下游合作伙伴。比如在物資采購上,現在長虹條碼系統與供應商協同平臺上線之后,物料庫存準確率達到99.95%,僅2007年一年,原材料庫存就下降50%以上,節約了大量的資金占用成本。
在高度統一的信息化建設總體策略下,長虹系子公司避免了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重復投資、失敗率高、效率低下等負面問題,最近三年,通過IT服務外包模式推廣,長虹系子公司節省信息化投資超過2億元,與此相應,長虹系子公司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達到30%。
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那場特大地震已經檢驗出長虹信息化的成色,強震發生后,長虹信息系統被迫停機,全國業務均受到嚴重影響。地震發生后,長虹一邊恢復大腦系統”,即迅速建立集團和子公司兩個層面的指揮系統,實現一切行動聽指揮”;二是恢復信息系統,地震發生48小時后長虹ERP、OA、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電子郵件、官方網站及海外ERP等主要信息系統均基本恢復正常運行,為5月30日長虹集團全面恢復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制造業信息化的未來
信息化建設,對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在一個現代企業,離開信息化談管理難免陷入懸空”的窘境,皮之不存,毛將焉附”?;A管理水平的提升應當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之上,因為,信息化的本身就涵蓋技術、管理和文化。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講,未來的市場競爭最終會歸結到技術創新能力和信息化能力。
幸運地是,信息化獲得了長虹公司高層的絕對支持,自上而下”的決策確保長虹系信息化建設的高度統一性,不僅避免了重復投資,更重要的是,通過信息化實現基本管理制度統一”,使長虹優秀的管理基因和文化基因得以嫁接和傳承。
從信息化得到實惠的長虹,下一步的目標又在哪里?2008年3月,長虹整合內部IT部門資源,獨立注冊成立四川虹信軟件有限公司”,拉開了長虹IT服務產業化的大幕。虹信公司的業務范圍涵蓋IT規劃與項目實施服務、應用系統集成、IT服務外包、IT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及運營等領域,提供從總體規劃到IT基礎設施建設與優化的整體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
對于這間新公司,長虹還有更遠的想法,那就是打造以制造業為基礎的服務業SBU,長虹首期挑選了四家種子選手”,即專事IT外包服務的虹信公司,開展現代物流服務的長虹民生物流公司,專注商業流通管道服務的樂家易公司,以及立足售后服務的快益點公司。虹信公司成為長虹拓展服務業的標志性企業。
對于這種集團內部孵化產生IT服務企業的模式,國內外已經有很多例子,與此相關的業務從成本中心”轉變為利潤中心”。當然,這種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艱苦的鍛造,只有當人才、經驗、能力相匹配的時候,這種轉變才能夠獲得市場的認可。
通過市場化運作,虹信公司與60余家企業展開IT服務外包合作,除了四川長虹、美菱電器、華意壓縮等長虹系客戶,外部形成了一批以瀘州老窖、唐山機車、中海油、掌上明珠、一汽大眾、綿陽政務中心為代表的跨行業優質客戶。具體到SAP ERP,最近三年,虹信獨立實施的客戶就達到50余家,涉及到的應用模塊包括FI、MM、PP、CO、SD、QM、PM、PS、AM等,參與實施的SAP實施項目20
余個。
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兩化融合”是中國制造型企業進行產業升級與轉型、提升全球競爭力的有效路徑。虹信就是這樣一間公司,利用信息技術推動兩化融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強化協同,最終提升企業競爭力。在虹信的服務支持下,長虹已經形成了核心業務管理、跨地域管控和集團管控等自下而上的多層次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構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信息化體系,走出了一條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新型工業化之路。
通過虹信軟件,大量不具備IT投資能力的中小企業可享受高水平的IT服務,并引入先進的管理經驗與管理實踐,提高制造業的整體信息化水平,帶動西南地區乃至全國IT服務業快速發展。”對于虹信公司成立的意義,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徐明天如是表示。
對于虹信公司的未來,我們將在人才團隊、運營支撐平臺、服務平臺、電子商務運營平臺建設等方面繼續加大投入,進一步提升長虹信息化外包服務能力。”虹信公司董事長莫文偉表示。
2009年7月13日,虹信軟件與SAP公司在成都舉行了合作伙伴簽約授牌儀式,正式成為SAP合作伙伴。這一將跨國公司的領先技術、先進管理理念與本土公司的資源、經驗有機結合起來的強強合作,被業界看成是未來中國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新方向。
長虹此次成為國家首批十二家骨干企業信息系統外包服務試點企業之一,則為長虹IT服務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推力,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的道路因此而變得更加寬廣。
我們理解中國制造業。”理所當然成為虹信軟件躋身中國一流IT服務外包企業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