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杭州舉行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推進大會。根據目標,今年全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主營收入要達到450億元,并保持年均25%的增速,到2011年成為千億產業。
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成就顯著,2003年以來業務收入年均增長24%,總量實現翻番,并居各大城市第五位,規模效益倍增。同時,我市13家企業入圍2009年度國家軟件百強,軟件收入超億元的企業達到41家。
多方努力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無論是美國的硅谷、英國的劍橋,還是日本的筑波、印度的班加羅爾,這些世界著名高科技園區的形成,都離不開兩個關鍵因素:一是高等學府林立,高端人才云集;二是金融環境完善,風險投資發達。
正是依托其豐富的人才資源和成熟的金融市場體系,這些地區逐步形成了科技產業、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相互聯動的機制。
不久前,招商銀行軟件中心和小企業信貸中心浙江區域總部正式落戶杭州。招行行長馬蔚華表示,招行此舉,正是基于這里良好的發展環境以及對杭州打造長三角南翼金融中心”的堅定信心。
今年7月份,我市參照硅谷銀行模式,設立了杭州科技銀行。有關部門人士稱,下一步將積極鼓勵杭州科技銀行加強對信息服務企業的金融支持。我市還明確提出,積極支持各軟件與信息服務企業與金融機構共建風險投資基金,鼓勵金融機構改進抵押貸款等傳統融資方式。”
記者在采訪時獲悉,杭州中正生物認證技術有限公司剛剛獲得了上海銀行授予的小巨人”企業稱號。小巨人”企業可以享受上海銀行提供的綜合授信、利率優惠、部分免擔保、貿易融資等金融服務優惠政策。
資本、人才、服務等的集聚效應”
許多企業剛剛進駐園區的時候,還是‘小不點兒’。過幾年再回頭看看,有不少企業已經成了產值上億的小巨人了,幾千萬規模的就更不用說了。”記者在杭州東部軟件園內采訪時,園區一位工作人員感慨地告訴記者。
杭州科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當初就是一家小不點兒”企業,現在的產值也有3000多萬了。公司副總裁俞瓊坐在新辦公大樓的辦公室內,指著窗外一棟四五層高的舊樓告訴記者,喏,我們剛入園的時候就在那棟樓的一樓,靠近樓道的那個小房間。”這里的許多東西都是別的地方沒有的,我們搞技術的也不大關心政策,園區替企業考慮得很周全”, 俞瓊說。
俞瓊口中的別的地方沒有”的東西,就是東部軟件園的科創服務平臺”。其中的一大亮點是科技企業孵化器”,把政府優惠政策的導向功能與企業市場化提升能力有機結合,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截至去年底,從孵化器畢業”的企業已有32家。
許多中小企業在創立之初遇到的最大難題是資金。資本平臺是東部軟件園產業化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東部軟件園高層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在解決初創型企業的投融資難問題上,東部軟件園走在同行的前面。早在2006年,就組建了東部科技創投公司,進一步完善了園區集銀行、擔保機構、投資公司、企業四位一體的融資擔保體系。
杭州志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就是東軟投資的眾多中小企業中的一家。公司總經理姜程鐘對記者說,他看上了這里的環境,適宜中小企業成長,這里匯集了資本、人才、服務、信息等各種資源。”
像我們這樣的電子商務企業,一無固定資產,二無辦公大樓,也拿不出什么抵押物去銀行貸款,這個時候誰肯給你投錢?”在姜程鐘的辦公室里,他這樣反問記者。我們雙方的合作建立在相互信賴的基礎上,加之東軟非常了解我們,于是就促成了投資。” 據了解,東軟投資的企業有10余家,共投資2000萬人民幣。
借助金融危機推動產業提升
當前國際信息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快調整,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向低成本、快速物流地區集聚趨勢明顯。杭州只有盡快接長短板,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先機。”市有關領導在發言中這樣說。
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持續,國內很多行業已經領略到來自這個冬天的陣陣寒意。對承載服務外包業發展的軟件園來說,冬天的寒冷”并不是唯一的主題。
在金融危機面前,盡管中國的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但在全球化大勢下,中國的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仍然面臨很大的增長機遇。” 東部軟件園一家服務外包企業執行總裁告訴記者,我們公司的主要市場還是在歐美地區。”
面對經濟危機帶來的沖擊和影響,軟件園區內的許多高科技企業獲得了產業提升的機會。公司基本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杭州中正生物認證技術有限公司一位人士透露,公司創業初期僅有9名員工、10萬元注冊資本,而目前已經做到幾千萬元的規模。據透露,公司計劃謀求借助創業板市場做大做強。
類似的企業還有杭州家和智能有限公司。作為東部軟件園重點培育的高科技企業,家和智能近年來在無線傳感技術領域獲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提升。記者采訪時,恰逢企業正在籌備第二屆國際無線傳感網產業發展峰會”。該峰會去年已成功地舉辦了一屆,引薦各應用領域和行業實力企業了解技術應用,使企業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公司董事長方正平興奮地告訴記者,家和智能即將與浙江電信簽訂協議,從長遠看,這個協議的價值不可估量。”
園區致力于打造以‘服務外包產業、電子商務產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無線傳感產業、空間解決方案產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為主的六大產業服務平臺,有效地推動產業提升和發展。”東軟一位高層管理人士向記者透露道。
標簽:南平 阿拉善盟 臺州 荊州 金融行業 阿里 渭南 岳陽
巨人網絡通訊聲明:本文標題《“硅谷模式”提升杭州經濟張力》,本文關鍵詞 硅谷模式,提升,杭州,經濟,;如發現本文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相關信息告之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系統采集于網絡,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