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在重創世界經濟的同時,也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了逆風飛揚的契機。危”中有機”,Cognizant正是在這個不確定的市場中尋找機遇、謀求自我突破的探索者之一。
作為全球化的外包服務供應商,Cognizant在2009年Q1戰勝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取得了16%的業績增長。談及發展秘訣,Cognizant中國區總經理楊洪林在接受比特網專訪時透露:把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當作機會,增加市場份額,實施全球部署,投資人才,謹慎并購,是Cognizant業務壯大的關鍵。未來,Cognizant將借助中國研發中心,發揮全球化優勢和行業經驗,在經濟危機中挖掘外包業務發展機遇。
全球化”企業的中國戰略
作為信息技術、咨詢和商業流程外包服務的領導型提供商,Cognizant于1994年成立于新澤西州,前身是鄧白氏公司的IT和維護服務部門,兩年后作為一家獨立組織剝離出來,并與多家大型企業密切合作,幫助他們打造更強大、更有效率和更靈活業務。
Cognizant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樹立了全球化的思維模式,憑借高度靈活的業務流程、無縫式的全球外包服務網絡以及豐厚的專業經驗,Cognizant能為客戶提供更佳的外包業務回報率,而隨著美國總部迅速將業務拓展到印度和阿根廷等地,Cognizant在遍及全球的服務范圍中確立了豐富的當地資源和高度的離岸服務水準,而其全球公司背景也成為最重要的市場優勢之一。
中國離岸產業的發展一直都很迅猛,對于 Cognizant 而言,中國是一片熱土,這家公司很早就開始了對中國的早期投資,而目的就是為了使其成為重要的外包市場。而為滿足中國銀行業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Cognizant于2003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國研發中心(CDC)。因為對于諸如 Cognizant 這樣的全球企業,上海具有許多優勢:透明的商業環境;有利的商業政策和具有前瞻性的行政支持;制造、金融和服務領域的大型基地;發展完善和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包括高速公路、地鐵、鐵路、水路、兩個國際機場、海港和通信系統;先進的國際意識;許多跨國公司和政府部門都位于這里,且具有相當影響力;擁有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源等等。Cognizant中國研發中心從成立之初就成為了其中國市場重要的戰略中心,并為客戶提供了具有重要價值的服務。
作為Cognizant全球服務模式的一個關鍵環節,在與Cognizant印度運營中心互為補充的同時,中國研發中心已經成為Cognizant亞太區業務的首選研發中心。Cognizant中國區總經理楊洪林先生負責管理Cognizant在中國的業務運營并通過Cognizant中國與Cognizant在全球的其他機構合作以及提供必要支持。作為Cognizant中國交付中心在本地的第一個員工,他親自參與并主持了Cognizant中國公司的建立、客戶關系構建,以及中國地區業務開發等一系列開拓性工作。擁有20多年專業管理經驗的楊洪林對比特網表示:我們注重利用中國的人才資源,這主要基于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能夠利用低廉的運營成本實現更高的產能,二是因為這是我們全球策略的又一大步,可以為中國、日本以及亞太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多國客戶提供服務。這與我們的我們國際策略相符合,即以多文化的員工為全球客戶提供服務,從而邁出全球化的一步。”
在中國外包領域,Cognizant面臨塔塔等知名跨國外包公司,以及東軟等本土知名外包廠商的直接競爭,所以,盤點Cognizant,利用高度彈性化的業務流程、無縫全球交付網絡以及深厚的專業知識,為客戶提供更高的外包回報成為其最大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