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網消息(王守強 記者金東淑)海歸學子李海洋和他的團隊成功研發出了我國第一臺激光氣溶膠雙極飛行時間質譜儀,入選十五”國家科技創新重大成就展;海歸學子于云杰在合成氣轉化、精細化工催化和生物基化工產品合成等方面獲得授權專利20多件,其中有2件獲美國專利;海歸學子金鳳燮用新發現酶,首次實現酶轉化法生產RH2等人參稀有皂苷的原創產業化,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通過海創周,海外學子帶回了大量高新技術項目,產生了良好的創新集聚效應。2300多名海外學子攜帶技術、項目歸國創業,海外學子在大連創辦的企業1000多家,累計實現產值170多億元,已成為大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生力軍。據了解,大連高新區海外學子創辦的企業近400家;大連市擁有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600余家,海外學子創辦的企業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在先進裝備制造、電子視聽、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中,海外學子創辦的企業獨占鰲頭。
通過海創周,留學歸國人員把自己掌握的技術或研發的產品與傳統產業實現了融合,加速了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提高了大連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大連高新區推出了一系列大連研發”的軟件產品,目前擁有800多個自主研發的項目,1000多個軟件登記品種,擁有專利產品1600余項,海外學子研發的830項,占50%以上,促進了高新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大大提升了高新區的核心競爭力。一大批海外學子在高新區自主研發的產品和所擁有的核心技術,在遼寧、在全國乃至在國際同類領域中都處于領先地位。由海歸學子李慶海創辦的大連帷幄軟件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酒后駕車自動報警系統以其先進的技術水平,被芬蘭警方采用。致力于新型動物飼料添加劑研究,獲得7項國家發明專利,創辦5家生物企業,受到胡錦濤總書記接見的徐永平博士;研制出領先于國際水平的導航系統、港口航運管理和海上移動目標監控系統,結束我國離岸監控完全依賴國外產品歷史的孫文力博士等,以自己的高新技術項目促進了產業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細看這些填補國內空白的技術,性能比肩世界先進水平的產品,都有力地提升了大連的自主創新能力,這些創新的技術和產品,多是海歸創辦的企業或以海歸為核心的團隊自主研發,并且是通過中國海外學子遼寧(大連)創業周來到遼寧、大連,扎根、發展、壯大的。
海創周不僅有力推動大連原始創新能力的提高,而且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方面的橋梁作用也非常明顯。連續九屆的海創周,吸引了2000多個高新技術項目在遼寧大連轉化或與相關企業合作繼續研發,一大批國際前沿的海外科技成果進入我國。僅大連高新區海外學子創業園孵化海歸學子攜帶歸國的科研成果累計就有900項,占大連高新區孵化項目總量的90%以上。
通過海創周,海外學子還積極發揮穿針引線”作用,把國內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發中心與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等國家的科研機構聯系在一起,開展國際科研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海創周,成功搭建了中俄技術孵化器”、以色列技術轉化中心”等聯合研發、孵化機構。目前,這些聯合研發中心已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項發明。以九軸五聯動”、多通道模塊化數控系統”為代表的先進制造,以國家一類新藥恩博克新藥、心肌肽素為代表的生物醫藥,以藍光技術標準(DRA)、長城光電為代表的電子視聽,以WCDMA第三代手機3GPP協議棧軟件和船用導航儀為代表的嵌入式軟件,以華信的鐵路財務管理系統、交通管理系統為代表的軟件研發等自主研發的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打入了國際市場。神六”、神七”所用的氧電極由高新區的賽恩儀表公司提供。高新區研發培育的構樹”兩次搭載神舟飛船進行空間實驗,北京奧運會的醫療遠程會診系統和奧運村綜合會診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由高新區東軟集團研發保障。
在海外學子的帶動下,大連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大連光洋科技研制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數字總線開放式第二代高檔數控系統和雙擺銑頭等關鍵功能部件,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大連路明集團幔態LED顯示屏”、長城光電LED照明驅動芯片及動態燈光控制系統”等一批重大項目取得突破,部分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并成功應用于北京奧運場館。
目前,大連高新區擁有各類研發機構97個,國家863項目30多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4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大學科技園6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科研基地12個,為遼寧、為大連創新建設發揮了重要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大連創業園先后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示范建設試點基地”和科技部創新基金依托機構”,中俄技術轉化基地”,被歐美同學會確定為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大連報國計劃實驗基地”,是全國留學人員先進單位。
在歷時九屆的海創周期間,海外學子與國內上萬家企事業單位進行了充分的信息交流,他們把自己擁有豐富的海外信息帶給國內商家。同時,又將國內的創新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海歸學子馬義兵創辦的百特農業科技公司生產的植物營養素70%出口。海歸學子姜洪波創辦的大連軟聯公司將大連軟件企業組成集團軍”,與國外軟件企業巨頭展開競爭,成功搶灘美國外包市場,為大連軟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提供了新的途徑。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海創周,一些先進的自主創新理念、制度和管理方法進入了遼寧,進入大連,迅速提升了集成創新能力。從美國留學歸國創業的肖軍把在國外多年積累的經驗與國內的實際相結合,短短3年就研發出了目前國內唯一實際運營的稅銀合一的報稅平臺、教育部天地合一”遠程培訓網絡教育平臺、凱士達NDP網絡自助數碼沖印機及凱士達數碼影像管理運營網絡平臺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歸國留學人員趙將創辦的大連創明信息公司開發的公司自主研發的《干部檔案管理系統》操作平臺,通過黨政內網可以跨地區、跨部門直接查閱干部原始檔案,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該操作平臺已經通過市級技術鑒定,并申請了軟件產品登記,被大連、沈陽等組織部門廣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