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芳)日前,高新區高端人才實訓基地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學員,他們是山東師創培訓學校與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開展的2+1”特色班學員,培養目標是成為對日軟件外包企業需要的軟件工程師。2+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前兩年在萊蕪職業學院學習,最后一年在實訓基地實訓,這是山東師創培訓學校和萊蕪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實訓嵌入”式合作的一種深層次合作,目的是讓學生盡快適應企業需求,適應企業的運營方式,達到學院培養和企業需求的零距離對接。
剛剛入學的這個2+1”特色班是2007年招生的,經過在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兩年的專業教育后,最后一年他們將在實訓基地接受軟件方面的專業培訓,培養目標是成為對日軟件外包企業需要的軟件工程師,這種有目的的培訓將大大提高他們的就業率。
為了幫助企業尋找人才,幫助畢業生就業,高新區做了多方面的探索,政府搭臺,學校和企業唱戲,工學結合、校企結合就是最有益的嘗試。據了解,繼山東師創培訓學校和萊蕪職業技術學院開辦2+1”特色班后,高端人才實訓基地又在山東師范大學、山東建筑大學等20多所高校設立2+1”特色班,參加培訓人數達1500人。
高端人才實訓基地是高新區管委會2008年3月投資7000余萬元建成的,建筑總面積1.5萬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同時進行實訓。目前已有多家具有影響力的服務外包培訓機構入駐,實訓基地年培訓、培養能力超過4000人,可提供對日、對歐美外包、動漫、語言等方面的實訓服務。實訓基地按照國際化標準、現代化設施、規范化流程”的要求,整合高新區企業最需要的技術與教學資源,聯合省內各大院校,通過來自企業的真實項目實戰,讓大學生具備企業看重的實用技能和項目經驗,已為濟南、山東乃至全國培養了大批具有高度敬業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實用軟件開發基本技能、精通外語和商務禮儀的國際服務外包人才。
在IT行業經常聽到人才是最大的財富”這句話,人才缺失卻是各地園區和企業最難以解決的瓶頸問題。高新區聚集人力財力,幫助企業引入高端人才,培養大量基礎人才。首先,與山東大學攜手建設了齊魯軟件學院,培養企業需要的軟件人才。其次,實施了校企人才對接工程”,目前已有38所院校加盟這一對接工程,目的是把企業的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結合起來,采取多種方式改善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高校開辦企業冠名的特色班,根據企業需要定制人才也是培養基礎人才的一條捷徑”。截至目前,已有6所高校根據齊魯軟件園外包企業的需求,進行了課程改革并在計算機專業開設了日語課。如山東大學齊魯軟件學院、山東建筑大學、山東交通學院、山東商職學院、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已開設了對日軟件開發專業。
近年來,高新區在齊魯軟件園和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積極打造人才積聚平臺,充分運用國家政策,大量外派和引入高端人才,實施引才引智工程,對來區創業的高層次人才在資金扶持、子女教育、醫療、生活等多方面給予了政策優惠。去年引進70余名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到濟南進行專項培訓及技術指導,同時齊魯軟件園申報的引智項目下一代無線寬帶接入技術及城域網技術研究”、山東動漫游戲產業公共技術服務支撐平臺構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三維CAD/CAM系統的研發”、國家軟件人才國際培訓(濟南)基地建設———服務外包及動漫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四個項目獲準執行,其中國家軟件人才國際培訓(濟南)基地建設”、下一代無線寬帶接入技術及城域網技術研究”兩項目被列為國家重點引智項目。目前,全區從業人員11.3萬人,其中擁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1.7萬人、碩士3121人、博士29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