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只是關乎節省開支嗎?共享服務也僅僅是與勞動力成本和辦公室租金有關嗎?事實上,全球內包、外包業涉及到的是更多的東西。
印度、中國、馬來西亞名列前茅”;印度和菲律賓在全球外包市場上占了50%左右的份額”;印度是頂端的業務流程外包承接國”……這樣的表述多年來一直充斥著我們的耳朵。那么,這些之外的國家是怎樣的情況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這樣一句簡短卻又復雜的句子來回答:它們都顯示出了巨大的活力,而且關于它們的很多方面都是我們不曾預想到的。
你曾想過一個有著較高勞動力成本的國家可以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服務外包承接國之一嗎?也許你不曾想過,但這種情況確實發生了——法國、德國、英國和美國就被《2009年科爾尼全球服務地區索引》列在前50個最具吸引力的服務外包承接地名單里面。一些高成本國家的排名甚至比那些被認為有著低成本優勢的國家要靠前。
怎么來解釋這個現象呢?勞動力成本只是潛在的客戶在尋找外包服務供應商時考慮的一個維度。他們考慮的因素還包括特定國家的人員技術水平及商業環境。成本高的國家可以通過高質量的勞動力、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穩定的政治環境來加以補償。我們可以通過簡略地看一下前面提到的《2009年科爾尼全球服務地區索引》來分析一下。經過三個維度(金融吸引力、人力資源的質量和可用性及商業環境)的計算之后,德國得到了4.91的總分,而印度得到了6.91分。表格一是對德國和幾個名列前茅的服務外包承接國進行的比較。
國家金融吸引力人力資源質量及可用性商業環境總分
印度3.132.481.306.91
中國2.592.331.376.29
馬來西亞2.761.241.975.98
德國0.422.102.404.91
數據來源:《2009年科爾尼全球服務地區索引》
其他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趨勢。在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最新的一份題為重塑歐洲經濟增長”的研究中,德國在基礎設施(電信設施及物流設施)、社會氣候、勞動力水平和生活質量等方面得到了高分。而與工會簽署的特殊協議則可以使較高的勞動力成本降低40%。根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公布的數據,德國業務流程外包的年增長率高達9%,而到2012年,該國的業務流程外包市場總值將達到160億歐元。
根據安永提供的數據,歐洲在2008年共吸引了3718筆外國直接投資,其中德國占了超過10%的份額。這一年,外國直接投資給德國帶來了11397個工作崗位,2007年只有5972個。可以說,德國在吸引業務流程外包和創造工作崗位方面要比歐洲其他國家表現得好,因為在2007-2008年間整個歐洲的新工作崗位創造率下降了16%,除德國、保加利亞和愛爾蘭以外的歐洲國家都受到了影響。
很明顯,全球性經濟危機是導致外國直接投資額減少的原因之一。而另一原因與勞動力成本的爆炸性上漲有直接的關系。長期投資商也會考慮員工工資的發展情況。圖表一(歐洲各國工資走勢)顯示:從中長期來看,德國的勞動力成本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對穩定,而今天低成本的國家到明天往往會提高成本。
圖表一 歐洲各國工資走勢 (2000年=100)
數據來源:歐盟統計局在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
此外,德國政府還為那些有意在德國開展業務的投資者設立了許多獎勵項目,如現金支持、減少貸款利息、公共保障、與勞動有關的獎勵及研發獎勵。
至于企業所得稅,德國30%的稅率雖然不是世界最低的,但它也不是最高的。如圖表二所示,這個稅率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的話屬于中等水平。
圖表二 世界各國企業平均所得稅負擔 (2008)
數據來源:德國聯邦財政部,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
然而,如下面的圖表三所示,德國19%的附加值稅率相對其他國家來說卻是比較低的。
圖表三 歐洲各國附加值稅率比較 (2008)
數據來源:歐洲委員會,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
多年來,相當多的德國企業在國外開展業務,而現在一些外國企業也效仿它們,在德國進行投資。今天的外包承接商明天可能就變成發包商,這就是所謂的反向外包”。許多跨國公司都在德國建立了共享服務中心,如安聯保險、巴斯夫集團、拜耳、通用汽車、宜家、默克、Parexel等等。
Parexel在全世界有三個區域性的金融共享服務中心:一個在美國的馬薩諸塞州,一個在英國的阿克斯布里奇,另一個則在德國的柏林。位于德國柏林的共享服務中心向Parexel在歐洲國家設立的15個分支提供服務。柏林享有的優勢包括較高的員工語言能力、較低的員工更替率及較低的租賃費用。
巴斯夫集團也將自己面向歐洲的共享服務中心建在德國的柏林。這個成立于2005年的共享中心為巴斯夫集團在25個歐洲國家的100個分支提供金融、會計及人力資源服務。
宜家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市設立了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以此實現人事的集中化管理。這個共享服務中心主要進行薪酬管理、系統支持及招聘,服務對象為位于德國的40多家宜家商場。
曼集團于最近決定從2009年7月1日開始將自己的信息技術和電信技術設備外包給德電信息通信集成系統有限公司和IBM。該集團位于德國Karlsfeld的IT服務共享中心已經開始提供網絡、數據處理中心等外包服務。
據統計,大約有70%的德國企業有意向在德國建立服務共享中心。這一傾向背后的決定因素包括合格服務人員的可用性及勞動力成本等。
上面我們談到德國的服務外包業及在德國運營的共享服務機構,那么服務外包和共享服務都是什么樣的概念?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么?我們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表述: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自己的業務包給第三方做,而共享服務(也稱內包)則指企業內部的某個機構為企業內部合作伙伴提供后臺服務從而實現企業資源的集中化管理。
德國之于世界,世界之于德國……到底是誰在為另一方提供外包和內包服務? 在全球化的今天,這個問題不再有明確的答案。但不管怎么說,有一件事情卻是真的,那就是服務外包和內包的好處極有可能在德國這樣一個技術和汽車王國得到實現。德國正在改變面貌:作為從事業務流程外包和共享服務業務的國家,它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們短暫的德國投資之旅到此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結論。結論1:共享服務和外包已不再僅僅關乎成本,盡管它仍然是影響投資決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成本因素外,投資商還從風險管理和質量等方面來考慮。結論2:安聯保險、巴斯夫集團、拜耳、通用汽車、宜家、默克、Parexel等企業已經決定在德國進行投資,你呢?
(作者為共享服務和外包產業專家,主要研究與價值鏈相關的內包和外包,現居住在德國法蘭克福,任職于一家大型跨國企業國際管理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