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壞”,這是李嘉誠的成功之道。目前金融風暴已經波及到全球軟件外包業。據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布的數據顯示,08年1月-9月,全球在金融業外包總金額相比07年下降了70億美元,下降比例將近40%,這個情況在09年將不會有大的改善。中國作為全球軟件外包市場的一員,自然會受到影響。對日外包占中國軟件外包訂單總量超過50%。往年在年底就已經制定好了來年的訂單規劃,而現在09年初了,相當日本企業的發包時間還不確定。 對中國軟件外包行業來說,09年不是個好時候,但同時也充滿了機遇。
1.印度外包危機”。軟件外包的一個決定因素是勞動力成本。目前我國從事外包人員的平均工資是印度的40%左右。并且中國的軟件人才儲備從某種程度而言相對充足穩定,就是一個巨大的優勢。早些年70%歐美外包訂單攥在印度手中,這個情況必然會發生改變,隨著預算緊張會有更多的歐美訂單來到中國。
2.《振興規劃》國家優惠政策。日前,國家提出的《振興規劃》中,一系列財政、稅收等政策將推動軟件外包行業的發展。例如將免除軟件企業營業稅,落實2008年財稅1號文有關優惠政策;針對軟件企業的優惠政策涵蓋特定的軟件外包企業,將加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進程使企業盡早享受優惠政策等等。
3.內需市場將被激活。根據麥肯錫研究結果,我國國內的潛在發包企業往往習慣于自己干,沒有把發包業務提供給專業服務供應商,這也就意味中中國擁有廣闊的內需市場。隨著《振興規劃》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的引導,分析師預計未來幾年來自政府以及國內大中型企業的發包量將在短時間內激增,這將有助于服務外包企業獲得穩定的訂單。
4.大型外包企業誕生。外包要有聚集效應”,王岐山副總理在日前提到。公司規模小且分散一直是中國外包企業的痛。不過隨著近些年來的投資和并購,中國的外包企業規模在逐漸成長。特別是最近中國最大的外包企業東軟收購外包商大連華信,新東軟將成為國內首個規模超過2萬人的大型外包企業,進一步縮小了與印度外包巨頭在規模上的差距。
5.外包服務區域市場結構初步形成。過去中國的軟件外包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大連等城市,這就造成了城市內相對人才短缺,成本也隨之增加。而現在隨著市場結構的調整,中國較大的外包廠商在南京、西安、成都等二線城市設立了分公司或研發中心,從激活了更多的外包人才市場,并降低了成本。預計09年底大連、北京、上海為中心的區域市場的比重將下降到71.2%,而2004年時這三個區域市場合計的比例高達87.6%。
還是那句老話,危機中雖有危難但也充滿了機遇,不要把09年的中國軟件外包業看的太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