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為基礎,以現代管理理念為核心,為工業化升級和自主創新提供高效專業產業環境的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產業是重慶市的重要戰略性產業。今年1-9月,重慶市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實現銷售收入162.8億元,同比增長26.9%。
形成3×3”產業體系
重慶市發展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將依托成本、內需和戰略地位三位一體的核心競爭力體系,堅持在岸和離岸內外并舉、規模性與行業性協同推進、兩化融合雙引擎發展、近期合作與遠期引領循序漸進”的內陸型中心城市”發展模式,開創獨特的重慶模式”,實現后來居上的跨越式發展。
記者了解到,重慶市將橫向構建操作外包規模做大——— 職能外包行業做精———戰略外包層次做高”的三層次產業組合,保障重慶市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化、縱深化和高端化的可持續發展;縱向構建離岸、兩化協同和數字交互三大產業集群,實現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多元領域的協同發展和重慶市多種產業的互動融合,形成3×3”產業體系。
重慶市打造中國服務外包新核心城市”,就是通過模式、業務和機制的創新”,依托內陸唯一直轄市的戰略地位,發展成為繼大連和上海以外的產業新核心城市”,成為中西部有產業引領性和影響力的核心地區。其中,模式的創新,就是開創在岸和離岸內外并舉、規模性與行業性協同推進、兩化融合雙引擎發展、近期合作與遠期引領循序漸進”的內陸型中心城市”發展模式;業務的創新,就是發展有潛力的新業務和與其他地區錯位的業務,如互聯網服務、數字娛樂運營等;機制的創新,就是探索區別于傳統的學歷教育培訓模式、民辦培訓模式和企業自行培訓模式的政府、培訓機構、企業三位一體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在岸外包擴大內需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有關領導告訴記者,通過在岸外包擴大內需,重慶軟件外包產業要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機遇,走融合”與分離”相結合的道路。融合”就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實現信息產業與傳統產業的互動發展。分離”就是要把企業內部的信息化機構分離出去,使該機構以更靈活、獨立、有效的方式運營。就像長安、寶鋼等企業那樣,成立獨立的軟件公司,使其以更專業的水準為原企業提供服務,同時承接其他企業的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業務。
產業的優化和結構的調整要靠兩方面力量來推動,一是市場的力量,二是政府的力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的根本性作用來自于市場,市場是配置資源的基礎性力量。但在產業發展的初期,特別是市場機制不夠健全的情況下,政府的引導與推動是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重慶將牢牢抓住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充分依靠市場來推動資源的重組,引導企業之間的兼并,促進傳統企業將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務剝離出來,交由專業的外包公司處理,這既有利于使傳統企業利用高新技術來提升競爭力,又有利于做大在岸外包市場。
為了保證服務外包業務發展的質量,重慶市計劃選擇一些重點行業,對其外包過程中的成本、效率和質量進行科學的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公共信息披露,從而為傳統企業的外包消除后顧之憂。同時,重慶市將在服務外包在岸市場的培育中實行一把手工程,要求傳統企業的一把手親自進行成本、效率和質量的估算,這能使企業充分認識服務外包在改進績效方面的優勢,促進在岸外包市場的快速發展。
為進一步優化重慶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打造成為中國服務外包新核心城市”,重慶市啟動實施了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雙十”戰略,建設十大產業工程,出臺十大鼓勵政策,加快推動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軟件外包雙十”戰略,即十大基礎工程”,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軟件企業接包能力提升工程、人才池建設工程、支撐平臺建設工程、品牌營銷推廣工程、業務流程再造工程、海外渠道建設工程、百團千日會戰工程、企業并購重組工程、信譽體系建設工程;十項激勵政策”,包括專項資金扶持政策、稅收優惠政策、國際市場拓展政策、高端人才引進政策、內需市場培育政策、個人培訓鼓勵政策、企業認證獎勵政策、融資擔保補貼政策、通信費用補貼政策、重大項目引進獎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