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天氣寒冷,但繁忙的海滄保稅港區卻一派熱氣騰騰。高高低低的塔吊頻繁起落,層層疊疊的集裝箱進進出出。
日前,這里剛剛通過國家驗收,即將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首個保稅港區。至此,我市擁有國內目前開放度最高、功能最齊全、政策最優惠、通關最便捷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值得高興的不僅僅是海滄保稅港區,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市現代服務業悄然壯大,金融、會展、商貿、旅游等行業蓬勃發展。據統計,2009年第三產業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首次突破50%,為寒冬里的廈門經濟增添了一抹亮色。
重點培育十個現代服務業
2009年,在市委十屆十次全會上,現代服務業首次被提到與先進制造業并駕齊驅”的高度,成為推動廈門產業發展的兩個輪子之一。營運中心、金融、物流、軟件和信息服務、商貿、會展、旅游、文化創意、服務外包、科技研發與服務等十個現代服務業被列為發展重點。
廈門,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現代服務業的招商引資,打造海西最具競爭優勢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客商將目光投向這里。
島外成現代服務業新舞臺
海西潮涌,千帆競發。
廈門在海西建設中的龍頭示范作用,不僅吸引廣大客商紛至沓來,更讓已經落戶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去年來,廈門銀行、君龍人壽、廈門證券、國貿期貨等現代服務業龍頭企業加快異地拓展;寶龍地產、春天百貨等4家企業在香港上市,科華恒盛等3家企業獲批,陸續上市;廈工股份、廈門國貿等6家上市公司實現再融資57.3億元。
而伴隨著集美大橋、杏林大橋、BRT線的相繼通車,廈門的城市建設已從優化島內”邁向拓展島外”的加速期。島內外一體化建設更是為這些服務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空間。
集美區副區長曾文生透露,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集美的主要招商方向。第十三屆投洽會上,集美區的招商項目中,服務業項目就占了三分之二。隨著廈門新站”的落戶,原本缺少大鱷”問津的集美商貿業即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臺灣現代服務業進軍廈門
在我市新近出臺的對接臺灣十大產業中,現代服務業就占了八項。無疑,發展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市把握海西機遇,發揮對臺區位優勢,深化對臺產業對接的重要舉措之一。統計表明,服務業占臺灣經濟總量的74%,兩岸在服務業方面的合作大有空間。
正因為如此,在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寒冬”里,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卻涌現出陣陣暖意。臺灣富邦金控入股廈門市商業銀行、臺灣人壽股份有限公司與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君龍人壽,以及臺灣統一證券在廈門設立代表處等消息,都讓廈門發展成海峽西岸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定位日漸清晰。
在服務外包領域同樣如此,來自市外資局的數據顯示,臺資企業占廈門服務外包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今年上半年,大部分企業的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5%以上。目前,我市正在申報對臺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與臺灣一水之隔的廈門,正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臺灣現代服務業進軍大陸市場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