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時節從北京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南昌躋身國家低碳經濟試點城市之列,成為全國唯一被列為試點的省會城市。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就是財富。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南昌每一步發展、每一次跨越,都是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思路為先導。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南昌的干部和群眾秉承大氣開放、誠信圖強的城市精神,善謀大事,敢做大事。這次南昌摘得國家低碳經濟試點城市的榮譽,可謂厚積薄發。
審時度勢
樹立發展低碳經濟奮斗目標
去年初,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從世界和中國發展的大格局中,作出了發展低碳經濟的重大決策。這一決策切合市情,是我市合理調整能源結構、經濟結構和消費結構,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探索,也是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為充分發揮南昌后發優勢和比較優勢,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余欣榮提出了在南昌發展低碳經濟的命題,要求有關部門組織專人、專家進行研究,提出南昌發展低碳經濟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目標、任務重點。南昌發展低碳經濟的奮斗目標就是建設中國生態發展的領軍城市、國家級低碳生態經濟示范城市。目前,該課題研究成果已得到國家有關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一鳴驚人
打響世界低碳大會國際牌”
2009年11月17日至23日,南昌一鳴驚人,打響了低碳大會的國際牌”。南昌主動申辦并隆重召開了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我省良好的生態優勢及巨大發展后勁的潛力,同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國際牌”對接,擴大了江西和南昌在全國的知名度。會上共簽約143個項目,項目總投資1046.95億元人民幣,取得了圓滿成功和豐碩成果。
搶占先機
成立首支低碳與城市發展基金
南昌要發展低碳和生態經濟、實現綠色崛起,必須把現代金融、現代資本作為助推器。
今年2月1日,南昌搶占先機,市政府與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南昌開元城市發展基金合作投資框架協議書》,宣告我國首支以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為主要目標的創新型、開拓型城市發展基金在昌誕生。南昌開元城市發展基金的設立,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后江西設立的第一個城市發展基金,也是在我國設立的第一支支持低碳和生態經濟發展的基金。南昌開元城市發展基金的設立,標志著我市與國家開發銀行的合作以及我市投融資平臺建設步入了新階段,必將為我市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大力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南昌作為首屆世界低碳和生態經濟大會的舉辦城市,下一步將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低碳和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國開金融公司總裁張旭光告訴記者,國開行之所以選擇與南昌政府合作,是因為看重南昌低碳的發展模式。
緊扣優勢
明確發展低碳經濟工作重點
南昌去年全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5%,二氧化硫排放率下降4%,化學需氧量下降7.56%,城市綠化覆蓋率41.92%,綠地率39.43%,人均公園綠地8.46平方米,空氣質量優良率95.1%;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是南昌發展低碳經濟的優勢之一,另外兩個優勢是后發先至的產業結構優勢和日益形成的人才聚集優勢。”南昌市發改委副調研員柳華接受采訪時說。
柳華認為,緊扣南昌這三方面的優勢,南昌發展低碳經濟的工作重點應為牢牢把握追求綠色GDP這一低碳經濟的實質,緊緊抓住結構調整發展新型戰略產業這一低碳經濟的核心,同時高度重視完善政策制度這一低碳經濟發展的保障。近年來,南昌一直致力于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兩型社會”的建設。在政策層面和制度體系上始終注重綠色GDP的考核。這些已經并必將更加有力地把南昌引入到以低碳經濟促可持續發展之路。
瞄準低碳
壯大一批新型戰略產業
產業經濟是城市富強的血液,也是城市崛起的發動機。南昌瞄準低碳產業,把保增長和調結構融為一體,搶抓機遇,近一兩年有效壯大了光伏、LED、服務外包、航空產業等新型戰略產業。
江西賽維,南昌加快發展低碳經濟一個縮影。去年11月,全球科技水平最高、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江西賽維百世德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正式竣工試產,電池模組項目投產不到8個月就創匯8000萬元。江西賽維,為南昌市發展低碳經濟繪就了燦爛的一筆。其生產的太陽能薄膜電池具有原材料豐富、無毒、無污染、能耗低、質量輕等優勢,能廣泛運用于玻璃幕墻、屋頂及大型光伏電站等地。
南昌瞄準低碳產業,把保增長和調結構融為一體,搶抓機遇,近一兩年有效壯大了光伏、LED、服務外包、航空產業等新型戰略產業。光伏的硅片、電池、電站產業鏈迅速延伸,目前,總投資500億元的光伏產業園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LED產業方面,總投資100億元的金沙江LED產業園項目已正式簽約,第一個落戶項目晶和LED路燈已開工建設,一期投資1000萬美元的大功率LED封裝項目也簽約落戶。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太陽能、LED、大飛機三大產業將分別形成3000億的產值,成為推動南昌崛起的強大引擎,并讓南昌真正成為區域性的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服務外包產業方面,美國微軟、美國菲爾德克斯、德國貝塔斯曼3家世界500強,臺灣百大企業英華達集團,中國軟件外包第一名的東軟集團,中國財務及管理軟件第一名的用友軟件,全國性電視購物外包前三強的江西風尚頻道,以及美國跨國公司捷眾公司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已進駐南昌。去年底,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落戶南昌,總投資300億元、總占地25平方公里的南昌航空城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出臺政策
為發展低碳經濟保駕護航
為全面推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戰略,把生態優勢化為經濟優勢,把環境品牌轉化為經濟品牌,打造低碳城市,推進生態文明,南昌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了《關于推進低碳經濟,綠色發展”建設的若干意見》,制定了《南昌市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行動計劃》,在技術引進、人才培養、勞動用工、土地征用、企業融資等方面對發展低碳經濟給予政策保障。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土地征用方面,市國土局積極爭取使用省級計劃指標,為發展低碳經濟提供政策保障。國土系統積極指導、幫助各縣區、開發區對用地項目進行整合包裝,申請列入省級重大重點項目,爭取使用省級計劃指標。截至2009年底,全市列入省級重大建設項目調度會的項目58個,面積28608畝,使得高新開發區光伏產業基地、紅谷灘新區用友軟件基地、進賢縣醫療器械基地等一大批重大低碳經濟產業和拉動內需項目用地得到及時保障,大大緩解了我市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不足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