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萬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簡稱GDS)總裁全面負責GDS運營、管理,領導GDS團隊參與國家及行業災難恢復標準的制定,完成國內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第一宗災備外包案例,服務于銀行、證券、保險、制造、能源以及政府機構多個客戶。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是古人對災備理念最好的詮釋。——黃 偉
一語中的
投身災備服務需要戰略眼光
記者:您是如何選擇投身于災備服務事業的?是所學專長還是某種啟悟,或者是其他原因?萬國數據又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創立的?
黃偉:在GDS成立之前,我有一家軟件公司,主要做金融行業軟件的開發和銷售。在收購GDS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整個IT行業當中,哪種商業模式最有效,而且最能長久?通過分析和總結,我認為,在中國,企業要做大、做強,純粹做應用軟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應用講究專”,越專”對市場和客戶需求的把握越準確,但專”也有另外一層含義:窄”,市場、客戶、服務領域都受到一定制約。所以,我開始探尋其他IT服務商業模式。
當時,IT行業到處都是做系統集成服務、軟件開發、渠道服務、硬件服務、解決方案服務的,競爭非常激烈,大部分公司做得都很辛苦。比如,真正大的集成公司,如果以10年的視角來看,生存并發展壯大的并不多。但當時,做IT運營服務的企業并不多。所以,我認為,IT運營服務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可以說是紅海”中的一片藍海”。
記者:那您當時為何認為有這個優勢或者能力,把IT運營服務做好?
黃偉:當時并沒有完全的把握和自信,僅僅是想從事這樣一種商業模式,做IT運營服務,但是并沒有想好一定要怎樣做和做什么。后來,我們在和國際合作伙伴合作開發軟件過程中發現,災備服務是一項非常好的IT運營服務模式。從國外的實際發展來看,這個產業的潛力非常大。2003年,我發現國內有一家做災備服務的公司,也就是萬國數據”的前身,它當時雖然只有一個客戶,一個數據中心,但我們覺得它的前景非常廣闊,所以,我們就開始與原來的投資方接觸,討論收購的事情。由于這個公司從2000年成立到2003年,一直只有一個客戶,原投資方也有意出讓,所以收購過程非常順利,2003年就完成了收購,成立了萬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
能夠在中國率先進入災備服務領域,吸引我的主要有兩點:第一,災備服務商業模式符合我當時的設想,屬于IT運營服務范疇;第二,災備服務在中國剛剛起步,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災備與保險,親密的伙伴”
記者:您認為,災備服務跟保險業,在未來有著怎樣的聯系?災備對于保險業的意義在哪兒?
黃偉:保險業對于整個金融體系的影響正越來越大,比如:很多銀行的大股東都是保險公司。國內有很多從一個保險企業起步,變成金融控股企業的例證。所以,未來,IT對整個保險業來說將越來越重要,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無論是對保險企業本身,還是對衍生出的金融機構而言,IT與業務的緊密程度將會越來越深,IT將成為它們業務水平和企業競爭力的強有力支撐。
保險的業務發展越來越大,IT與業務的緊密程度越來越深,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保險企業對災備服務的需求一定是與日俱增的。而且,對保險行業來說,風險意識更是重中之重,保險業應該是最需要考慮風險管理、風險控制的行業之一,即使從用戶的利益、自身的心態來說,災難備份也是一種必需品”。所以,我覺得災備對保險行業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長期穩定是極其必要的,災難備份為保險企業的客戶服務水平、服務質量、服務滿意度和競爭力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記者:您對保險業有多深的了解?
黃偉:我還是比較了解保險行業的,金融行業畢竟是相通的。過去10年,我打交道最多的是銀行、證券、保險、基金,這幾個行業的朋友也特別多。所以,對整個金融服務行業來說我還是蠻了解的。
記者:據我了解,GDS正在基于災備服務提供高可用性IT服務,但高可用性IT服務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對此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黃偉:我們首先應該思考,災備本身的目的是為了什么?災備是為了系統出問題的情況下我們能夠有最后一道防線,保證災備系統能夠及時、有效地啟動,能夠支持業務的連續性。但是,很多企業和政府機構現在在思考另外一個問題,如何在災備做得有效的前提下,讓生產系統盡量不發生問題。從戰略層面來看,就是企業和政府機構需要IT系統整體的高可用性,而不僅僅是災備的高可用性,這就需要對IT系統進行全面地管理。從這個角度而言,高可用性IT服務,覆蓋了災難備份的管理,也就是說,災難備份是高可用性管理的一部分,高可用性IT服務已經覆蓋到生產系統,成為IT系統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企業首席信息官(CIO)的工作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如何開發系統去支持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業務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面是如何使IT系統更安全、更穩定、更可用、更連續——這是CIO們永遠需要思考的主題。所以,CIO們的使命一個是開發系統支持業務發展,一個是保障IT系統運營。運營的保障,用專業的話來講,就是如何提升IT系統的高可用性,這是CIO們的一個命題,也是一種使命。
未來我們要幫助CIO們解決的問題不僅僅是災備和生產,更需要一套非常完整的體系,來幫助政府、企業不斷改進整個IT系統,使他們的運營始終處于一種高可用的水平。
無常世界更需要災備
記者:中國的災備服務產業面臨著怎樣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黃偉:整體而言,中國的災備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未來幾年,中國的災備市場行業格局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金融、電信、政府、大型制造業仍將是災備服務的主要對象,中小型制造、零售等行業的災備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IT與業務的緊密度提升促使政府、企業對業務連續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相關政策和法規的頒布,對災備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2008年的雪災、地震等災難事件推動了政府、企業給予災備更多的關注;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加速,進而產生災備需求——這些都是災備服務市場更快、更好發展的驅動力。
因為有奧運,有汶川地震、雪災等一系列事件的刺激,加強了人們的風險管理意識和災備意識。今天來看,災難備份需要高速的發展,也必將迎來高速的發展。有災備需求的企業已經超出了金融行業,延伸到政府、運輸、零售、酒店、餐飲等各個領域。。
記者:2010年,GDS會有什么新的發展?在保險業會有什么樣的舉措?
黃偉:最理想的是從2010年起,與一些應用廠商合作,拓寬保險應用軟件合作,能夠為保險業提供一種模式,就是保險企業可以專注于他們的核心業務,把后臺完全交給我們,我們做一個公共后臺的專業提供者。
2010年,在保險行業,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合作機會。我希望,保險企業災難備份更多地采用外包服務模式,因為,災備外包模式對保險企業而言是最經濟,也是最有效的。從保險業的IT現狀和災備情況來看,保險企業在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服務經驗、服務效率、專業人才等方面面臨一系列的挑戰,而且實施成本高昂,采用外包模式可以彌補這些不足。因此,采用外包模式構建災備系統是一個優選”策略。這個策略的好處在哪里?首先,可以低成本、快速享受到更高標準、更為專業的災備服務。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大多數保險企業還處在發展期,其IT系統運營和災備建設更應該以一種輕結構方式來完成,即采用外包模式,專注于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災備人人離不開
記者:我們生活中的個體,似乎很難感知災備對普通大眾的重要性,災備對我們每個人有什么意義呢?
黃偉:災備是一種理念,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是古人對災備理念最好的詮釋。我的看法是,一個社會,或者一個機構、一個企業成熟到一定階段,災備需求一定會應運而生。舉例來說,企業在創業之初,可能不會有太強的風險意識,因為生存是第一位的,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想到守業的問題,或者說風險管理的問題。這時,風險管理和災備管理就會變成一個很重要的管理命題。個人與企業的道理是一樣的。我相信未來每個人都會重視自己的數據和信息資源,未來我們會推出針對個人的災備業務。
記者:針對個人的災備業務是對所有的人?
黃偉:對,是針對每個個體的,不僅僅是對某個企業、某個政府內部的人員。如今,整個社會已經進入到一個數字時代,每個人需要管理的數據和信息越來越多,比如數碼照片、個人文檔、通訊錄、視頻內容等,個人信息已經被數碼化,生活也被數碼化了,所以個人對數據、信息的備份變得越來越重要。
記者:作為政府來說,怎么能夠使災備被社會所廣泛認可,更深入于人們的意識當中呢?
黃偉:首先,在災備意識的宣傳和樹立方面,政府應該投入更多的教育和培訓來提升對災難備份和風險管理的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一個成熟的社會,政府應該對風險管理、危機管理、業務連續管理有足夠的認識,并提升到很重要的地位。其次,在專業人員培訓和人才培養方面,政府應該做些工作。再次,政府應該在政策方面去推動、引導產業的發展。最后,政府應該看得更遠一點,從整個產業和國家安全的角度,來增強政府、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捷徑不適用于創業
記者:您的業余時間是怎樣安排的?
黃偉:我喜歡跟不同領域的朋友交往,有比較寬的朋友圈,所跨行業很大,我從與他們的交往中吸收到很多對于工作的啟示。其實,有時候做一個行業,不應在一個行業里面看問題,能跳出行業思考問題,也許思路更寬廣。
記者:您最喜好的運動是什么?
黃偉:我最愛打高爾夫球,高爾夫球是一項自我挑戰、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運動,每次打球都讓我有很多心得。比如,打高爾夫球需要緊盯一個目標,打出標準桿,進而突破,低于標準桿;人生也需要追求一個目標,為之奮斗和努力;做企業管理也是同理,我把它叫做自我改進”,即不斷自我實踐、反省、改進、提升管理,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會螺旋式上升和發展。
記者:您覺得投身災備事業對自己最大的收獲和感觸是什么?
黃偉:我最大的感觸是,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所有的成功或者說進步,都需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和代價,尤其是努力。我覺得,只有付出努力的成功,才是扎扎實實的,才能讓你心安理得。現在很多年輕人創業,都希望走捷徑,但創業其實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
記者:在GDS的創業歷程中,您一定五味雜陳,體會良多,作為曾經年輕的創業者,您想對今天年輕的創業者們說些什么?
黃偉:萬物都有它的內在規律,不要簡單地去羨慕你所看到的成功結果,還要看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功,但是,要看你愿不愿意付出努力和代價。當然,成功有時候也會需要一些運氣,這些運氣其實是一種眼光,因此,你要磨煉自己的眼光,用更大的視野去看問題。比如,當年我的朋友中90%是反對我收購的,盡管我當時很難判斷前景怎樣,但是我喜歡這個事業,我認準它一定代表著時代發展的未來。所以,我堅持了自己的理想,當然,我為了理想也放棄了很多眼前的利益。很多時候,你要學會放棄才能更接近成功。
災備是災難備份的簡稱。嚴格意義上說,信息系統的災備應當是指信息系統的災難備份與恢復,這實際上包含兩層含義:災難前的備份與災難后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