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高新區借力金融,打造綠色能源產業基地。濱海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趙海山在天津濱海高新區綠色經濟投融資論壇上講話。
產業聚集效應強有力帶動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國網·濱海高新訊 天津濱海高新區形成新能源、軟件及高端信息制造、生物技術和現代醫藥等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主導產業,并迅速形成產業聚集態勢。對此,天津濱海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趙海山說,2010年濱海高新區將高標準做好新能源產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把握產業發展規律,搶占產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建成國家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化基地、技術和產品創新中心、新能源產品應用示范中心。在新型動力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風電機組等領域形成技術領先優勢,在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技術進步、推廣應用、信息交流和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天津濱海高新區將加快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建設,高水平做好創新園建設規劃,加快推進國家新藥安全評價中心建設,搭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并以發展大健康產業為主線,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吸引聚集產業資源,力爭成為輻射整個北方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源和產業基地。
天津濱海高新區還將加快軟件與服務外包基地、中國科學院天津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園等載體建設,重點發展軟件和服務外包、動漫及數字內容、集成電路設計等產業,積極引進相關知名企業、研發團隊,形成國家級信息技術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和國內領先的軟件產業創新集群。在此基礎上,力爭把天津濱海高新區建設成為高水平的國家級軟件及服務外包示范區,與國際接軌的高端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地和聚集地。天津濱海高新區將大力發展總部經濟,聚集一批研發設計總部、金融機構總部和公司總部;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以文化創意產業帶動動漫產業、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聚集,形成高智力產業聚集的優勢。
產學研結合是調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天津濱海高新區把推動產學研結合作為完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的主要措施,通過鼓勵企業主動走出去,請進來”,建立產學研戰略聯盟,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術優勢,推動企業自主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合作雙方的共贏”。
依托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所技術力量發展起來的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銷售規模達到幾十億元,技術水平國內領先,該公司在生產規模、主要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被批準為國家(天津)化學與物理電源產業園。依托于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的協和干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擁有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干細胞庫,該公司充分利用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20余年的技術積累,研發出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國家干細胞工程產品產業化基地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建設項目。南開創元公司與南開大學合作開發的南大通用安全數據庫管理系統產業化項目被批準為天津市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天地偉業公司與天津大學合作開發的高效可信多媒體傳感器網絡及其在監控等領域的應用項目,被評為天津市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
產學研合作平臺建設
近年來,天津濱海高新區著力推動產學研合作平臺建設,相繼出臺一系列鼓勵產學研合作的政策和措施。天津濱海高新區自2007年開始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立項工作,共支持產學研合作項目17個,支持資金達880萬元。近年來又出臺了《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持產業技術創新鼓勵辦法》,從支持研發機構建設、鼓勵科技立項、鼓勵公共技術平臺建設等方面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與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建立各類產業技術聯盟和創新網絡。此外,新修訂了天津濱海高新區技術創新獎實施辦法,對獎項設置、獲獎條件和評獎程序等進行了調整,特別設立了產學研合作突出貢獻獎,加大對產學研合作的獎勵力度。(據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訪談實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