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94億,2009年230億……2012年465億。
這是一條非同尋常的發展軌跡。循著一個個不斷攀升的數字,一幅跨越發展的宏偉藍圖展現在我們面前。然而作為加快太倉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雙輪”之一,服務業要告別短腿”時代,真正闊步邁向微笑曲線”的高端,還需要我們搶抓機遇,創新舉措,在真抓實干中推動服務業輪子加速前行。
加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是降低社會總成本的關鍵途徑,也是決定現代制造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當前要著力推進現代物流、服務外包、總部經濟、金融與科技服務等行業的加速發展。在現代物流上,要以太倉港為龍頭,加快構建現代物流網絡體系,努力把太倉市打造成長三角區域物流中心,物流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年均要提高1.5個百分點;在服務外包產業上,要發揮省首批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的引領作用,重點打造太倉LOFT工業設計園、科技創業園、軟件園和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園,并以發展離岸外包為重點,主動承接外包業務,實現服務外包超常規發展;在總部經濟上,要加快2平方公里太倉總部經濟園建設,完善南洋廣場等商務區功能,積極推進新港城商務區和科教新城中央湖商務圈建設,做大做強樓宇經濟”;在金融與科技服務業上,要形成多層次、全覆蓋的金融服務體系和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手段現代化的科技服務體系,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2%。
提升發展消費性服務業。目前太倉市消費性服務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一方面要做大做強旅游產業,加快推進生態休閑游”、鄭和港口游”和太倉人文游”等旅游產品與項目的開發,著力推進旅游業發展,擴大城市影響力,同時利用后世博效應”,做大以上海市場為主要客源地的團隊游、會務游和自駕游等,保持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25%;另一方面要優化提高商貿產業,建立以智能化商務、安全可追溯物流體系為代表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形成大市場、大流通、大貿易”新格局,保持消費市場持續繁榮,確保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20%以上。此外,還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力爭使房地產實現的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維持在14%左右。
創新發展公共服務業。公共服務業在社會發展和服務業中起著基礎支撐作用。我們要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公共文化、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公共交通、市政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與配套,到2012年底,形成與太倉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主要是大力發展以創意、設計、印刷、會展為重點的生產型文化服務,積極發展以影視、娛樂為重點的消費性文化服務,著力推進科教新城文化產業集聚區、LOFT工業設計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文化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5%,另一方面要加快社區服務的產業化和社會化進程,構建與現代城市發展相適應的社區服務業。
加快集聚區轉型升級。服務業集聚區實現了產業、功能、形態的三合一”,培育和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既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實現服務業倍增發展的戰略選擇。我們要加快集聚區轉型升級步伐,強化整合資源,提高集約發展水平。重點發展城區中央商務區、以太倉港區為主的港口物流核心區、科教新城科教文化商務區、瀏河江海河特色產業集聚區,鞏固提升現有的太倉物流園、LOFT工業設計園等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依托區內骨干企業,構建完整產業鏈,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融合發展,力爭2012年全市的省及蘇州市級集聚區總數超過10個,進一步提高集聚區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