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3.0時代,競爭已成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主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呈現出了三重競爭結構,即國家競爭,區域競爭和企業層面的競爭。其中園區作為區域競爭的核心,在全球服務外包三重競爭架構中,已經成為產業競爭的核心主體,是促進產業發展,聚集企業的基礎平臺和促進產業鏈形成的載體。
自2006年千百十工程”以來,服務外包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成為各地政府競相發展的一個新興產業。在缺乏對產業的深入理解,以及對本地產業發展基本要素評估的情況下 ,盲目建設外包園區,各地產業發展呈現一哄而上”的現象。 國內服務外包園區發展如雨后春筍,僅示范城市認定的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就有84家。據鼎韜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2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40個城市將服務外包列為本地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并建設(包括原有園區擴建等)了超過200個的外包(或者以外包作為主要產業方向之一)園區。園區發展總體實力薄弱,發展狀況極不均衡,在定位、發展導向、園區管理等方向存在以下5個顯著特征。
特征之一:園區主導產業定位不清,專業型園區相對缺乏。
混合型園區對入園企業類型限制性條件少,致使園區內產業種類繁多,產業之間關聯度不高,入園企業檔次相對較低,難以培育園區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影響園區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專業型工業園入園產業一般為同類型產業或關聯度較強的上下游產業,企業關聯性較強,配套產業鏈較完善,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容易得到企業支持。
目前,國內除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園區將服務業作為其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外,其他園區,特別是中西部園區同樣以全面的服務外包(ITO,BPO)等作為其重點發展領域。 從產業園區內部企業的關聯度看,混合型園區內部企業的依存關聯度不高,難以形成有效的規模優勢。中國多數外包園區內企業的依存關聯度較低,園區僅僅是企業物理空間上的集中,在產業上的業務往來相對較少,沒有形成良好的生產互動關系,沒有形成良好的產業集群。
特征之二:外包產業龍頭企業的珍稀性造成招商時各地發展的重點,卻忽視了本地原生企業的培育。
龍頭企業作為行業的領頭羊,在形成產業聚集、帶動產業發展方面均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因此成為國內諸多服務外包園區在發展及招商時的首要策略。然而,目前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行業龍頭企業數量有限,激烈的招商競爭往往迫使各園區讓渡更多的區域利益,容易造成惡性競爭。
特征之三:目前園區往往將著力點放在中低端操作性人才的培養,而忽視了高端人才的引進。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服務外包領域內,不同類型人才在其相應崗位上創造出的經濟效益呈幾何指數上升。如行業內的中低端從業人員,其年均創造的經濟效益約為30-50萬元不等,而中高端的管理型人才年均創造的經濟效益則可以達到50-1000萬元,創業領軍人才年均創造的經濟效益則為1000萬-1億元甚至更高水平。 然而,目前我國多數園區雖已認識到人才對于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在相應的推動舉措等方面仍然局限在中低端人才的培養,而在中高端人才聚集及培養,尤其是創業型領軍人才的引進方面力度不足。
特征之四:基于優惠政策的招商引資是園區發展的主要手段,會帶來經濟候鳥和政策尋租。
園區成功招商引資的三個基礎條件即基礎設施、優惠政策和服務體系。基礎設施是硬條件,園區規劃前可以借鑒,建設完成后則無法創新;而優惠政策和服務體系則是軟環境,在園區基礎設施總體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園區吸引企業的條件就是合適的優惠政策和良好的服務體系。因此,對于中國服務外包園區這種高技術、高知識的園區更需要靠優惠政策吸引企業投資和創業,從而導致外包園區的發展需要基于優惠政策去招商。為了吸引投資,許多地方給予企業比國家統一優惠政策更加優厚的招商條件,一再降低土地出讓價格、水電等資源費用和其他稅收標準,這造成了企業土地開發效率低下和對自然資源的巨大浪費;此外,還出現了企業以追尋最優惠政策而在相鄰園區間進行遷移的現象,一旦政策優惠期限過期,這些企業便如同候鳥一般迅速飛向下一個政策溫床,這直接導致了財政稅收的極大損失和資源的浪費,不利于產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特征之五:目前外包園區主要提供基礎行政性服務,園區生活、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園區管理有一項重要的經濟職能,即促使園區形成經濟聚集優勢和營商環境優勢。經濟聚集優勢,包括培育園區龍頭骨干企業、培育園區內企業間的關聯度、建設良好的融資平臺,使園區內的企業不再是一個個獨立生存的企業,而是在生態鏈和產業鏈上依存共生的產業集群,使產業園區成為有機關聯的產業集群聚集地。營商環境優勢包括在園區內形成良好的經營環境,園區內部企業擁有良好的銀行信用、融資渠道暢通,企業間信息溝通良好,關聯交易公平、順暢。使園區成為關聯交易的成本洼地和產業聚集的專業高地。
但目前中國的大多數服務外包園區的管理服務職能還發揮的不理想,大多園區只充當房東”角色,提供基礎行政服務,并且其提供的公共服務設施不能有效滿足園區的需要,降低了園區的服務質量和對投資者與人才的吸引力,同時也沒有將企業作為客戶來運營,園區管理的質量和水平影響到對園區企業培育功能,從而導致產業集群效果比較差。
作者為鼎韜咨詢師;
聯系方式:evelyn.wang@devo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