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0年,電子商務在持續積累了10余年之后,終于迎來了大爆發。伴隨著資本的熱捧,除綜合平臺、綜合B2C商城、垂直B2C、網絡品牌等純電子商務企業外,傳統零售商、傳統品牌商、物流公司、第三方支付等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也都紛紛大手筆涌入。
相關部委制定的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初稿顯示,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將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翻兩番,在GDP中貢獻率大幅提高。
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為其提供衍生服務的電子商務服務業。在產業鏈中不可缺失卻一直低調的電子商務服務商們,終于在電子商務的大爆發中從由幕后走到了臺前,成為業界新寵。眾多分析人士認為電子商務服務業是將成為繼電子商務后又一經濟增長點,將會產生類似阿里巴巴的新行業規模型公司。
電商的親密伴侶
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務服務業,可謂是一對互相扶持、攜手共進的親密伴侶。
電子商務活動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個環節:電子商務企業建立網站展示商品和服務,借助搜索引擎投放關鍵詞、圖片廣告等及其他的網站投放等進行推廣;借助在線客服等特定的通訊方式實現網站的流量的轉化,將網站流量轉化為銷售線索,實現銷售業績的提升;最后,借助于網絡支付手段如網上銀行、支付寶等方式完成商品價值的轉移,同時借助于現代物流將產品送到客戶手中,從而完成整個電子商務活動的流程。
在整個電子商務活動環節中為電子商務提供包括建站、營銷推廣、流量轉化、支付物流服務及售后服務等服務的,就是電子商務服務業。
IDC和阿里研究中日前合作發布的《為信息經濟筑基——電子商務服務業與阿里巴巴商業生態的社會經濟影響白皮書》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展開,電子商務服務業正在成為中國信息經濟重要的基礎設施。I DC研究發現,電子商務衍生服務是2010年電子商務服務業的一大亮點。
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曹飛認為,B2B電子商務與網上零售的融合已日益明顯,整個電子商務的進程已由第一階段的賣貨概念向第二階段——提供服務從而獲取收益的方向發展。
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前景將大好于此前僅以平臺交流為特點的商業模式。它的優勢在于更接近傳統業務,打通了電子商務產業鏈中缺失的環節。一頭是品牌巨頭圖謀網售,一頭是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越做越大,這意味著連接這兩頭的電子商務服務產業:建站、技術維護、物流、經營推廣、客服、售后等電子商務流程的全套整合服務即將迎來全面爆發。
最后一班車
電子商務服務業給傳統企業帶來的是最后一次機會。在電子商務這條路上,傳統企業已經掉隊。當當網開始賣圖書的時候,傳統企業都還沒有覺醒,等覺醒的時候,發現大部分市場份額都已失去。凡客開始做衣服的時候,傳統企業還都瞧不起,而現在凡客開始向百億沖刺的時候,傳統企業已經被遠遠地拋在后面了。如果傳統企業、線下品牌還不能快速地展開互聯網上的營銷,相信在未來的10年,傳統企業市場會慢慢地變小。
劉磊認為,不管是早前的淘寶C2C還是京東商城的B2C代表模式,都是用它們自己的品牌去號召消費者上網消費,拉動市場,它們的優勢在于品牌掌握在自己手里面,而且流程是按照自己的企業制定的,速度非常快,劣勢是如何把品牌深入植入。
而電子商務服務外包模式,優勢在于傳統企業本來就有很強的品牌植入在消費者心里,它們是經營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牌。劣勢是傳統企業的速度不夠快,傳統企業流程跟互聯網企業流程有很大區別。但是,如果傳統企業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與資源,與電子商務服務商全力配合,則可以改變這種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