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基金非核心業務外包管理模式已經被有關部門列為2011年一項重點工作,一些嗅覺敏銳的金融服務機構開始躍躍欲試,覬覦基金客服、后臺IT、清算等業務外包的巨大商機。但就目前來看,這塊市場雖有潛在巨大容量,但要全面推行恐怕有待時日。
有觀點認為,基金公司將客服等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專業機構,可以節省費用,將精力集中在投研領域,以提升業績做大規模。
不過,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外包呼聲最高的業務板塊是客服,這緣于2007年的大牛市。當時許多公司客戶從只有幾十萬猛增到幾百萬,于是基金公司開始設想是不是能實現客服外包。
就我國基金業現狀而言,大多數公司已經建成具備一定規模的Call Center(客戶呼叫中心)。一些中型規模基金公司,專職客服人員已達10余人,并且電話接通率能達到90%以上。對這類公司而言,外包似乎意義不大。而像會計清算這類涉及基金資產的業務,更是輕易不會考慮外包。
對于涉及純技術方面的IT系統、數據中心的建設維護,將其外包倒是一條可行之路,但需要認真研究總結出一套成熟模式,以確保外包質量。
另外,客服等業務的外包不能一哄而上。從海外來看,確實有不少資產管理公司將客戶服務、市場推廣交給專業的中介機構運作。但歐美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中同樣不乏重視客服工作的。如富達擁有約千人的客服隊伍。先鋒基金甚至提出一個全員客服計劃,要求公司每個人包括管理層在內,都要接受電話服務的培訓,每年在接聽客戶電話的崗位上至少就職4小時,在危機的時候則要花更長時間充當接線員,以保證接通率。美國普信基金更是認為,投資者因你的業績而投了錢,但最終是由于你的服務而將錢留下來。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客服是公司與投資者直接溝通的一條重要渠道,雖然很難量化良好的客戶服務能帶來多少客戶忠誠度的提升,但是糟糕的客服一定會導致客戶的流失。
因此,基金業務的外包,最需要考慮的是能否保證質量。雖然像客服這類業務都有標準化的培訓流程,但客服的價值并不體現在標準化。比如有持有人要贖回,標準化的流程就是教持有人如何辦理手續。但一個好的客服會去了解客戶贖回的原因,有沒有辦法留住客戶而又解決客戶的困難等等。又比如,基金公司經常會推出各類營銷活動,能否通過外包公司高效落實和收集反饋,實現無縫對接,這是需要各方探索的新方向。由此可見,基金業務外包要想全面推行恐怕有待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