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成功的大公司都是資源整合利用的高手,都懂得如何用好外包,讓自己輕松上陣。”年初,我市提出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的發展重點和目標,未來5年,泉州將借力龐大的工業基礎,積極承接軟件開發、研發設計、網絡管理、技術培訓等信息技術外包服務,爭創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然而,目前泉州企業服務外包的整體規模依然不大,是什么因素制約了服務外包的發展,泉州未來應當如何加快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展?本期嘉賓將就此進行討論。
本期主持人:
陳云青 劉文艷
配合得當 成本省三成
主持人:目前,泉州企業在設計研發、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環節中引入服務外包的情況如何?自營”與外包”在成本方面有何差別?
熊:在設計研發方面,企業與日本、加拿大等多國的設計公司合作,將部分產品的設計研發外包給設計公司,從而提高了技術創新程度,也使產品更具時尚魅力。
在物流配送方面,雖然企業尚未完全將物流環節外包給物流企業操作,但公司與4—5家運輸公司簽訂了長期合同,從泉州這一起點配送到全國的各個省級代理商倉庫以及中東、東南亞、歐洲等國家。由于運輸的貨品時多時少,運輸時,企業可與其他企業的貨品拼船,各支付一部分物流費用,這遠比企業自己經營運輸團隊來得劃算。
吳:服務外包的成效如何,關鍵在于企業能否選擇一家合適的公司。就短期效益而言,選擇合適的服務外包公司合作可以幫助企業節省20%—30%的運營成本。反之,如果配合不當,則可能帶來負面效應。
信息把控 企業存顧慮
主持人:服務外包是大勢所趨,但為何不少企業仍遲遲不愿嘗試?
熊:目前服務外包的普及率并不算高。如一些企業不愿將電子商務環節外包,是出于對成本的考慮,網絡技術公司在服務企業時,往往根據項目收費,數目繁多。因此,出于節省費用以及長期穩定性考慮,企業更愿意引進專業人才,長期開發維護電子商務平臺。
除此之外,物流外包也是多數企業遲遲不敢試水的環節,這里頭存在著物流公司與生產企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例如,每款產品生產了多少,要配送多少數量到各個省級代理商手中,產品在什么時候上市,這些信息企業可在第一時間掌控。然而,如果經過了第三方物流公司處理,就不免會有信息遺漏的地方。鞋服屬于流行性、季節性較強的產品,一旦3月份要上市的產品,到2月底還未到位,就可能影響到整批產品的銷量,造成不必要的庫存。
霍:企業把一般技術的生產和服務外包出去,開發核心技術,能夠最大限度地保持企業的競爭力。然而,目前很多企業對于服務外包依然存在一些顧慮,一方面是擔心外包的服務質量沒有保障;另一方面擔心不知如何管理外包商,會導致一部分商業秘密的泄露,或者受制于外包方;此外,還擔心會存在企業相關業務外包后,執行成本降低,但管理成本上升的現象。其實,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對外包商的選擇來解決,企業可以從服務流程、服務理念、服務經驗以及規模優勢等方面考察外包商,選擇真正比自己專業的外包商,實現既享受到外包的好處,又盡可能避免弊端。
電子商務
可建物流園區
主持人:泉州在發展服務外包業務方面有怎樣的優勢和劣勢,未來應當如何加快發展?
吳:就外包電子商務環節而言,泉州缺乏高服務質量的快遞業相配套。因此,品牌企業在送貨渠道中,只能監管到產品從倉庫發貨到快遞公司的過程,至于快遞運輸途中是否對產品造成傷害,快遞員是否對客戶粗暴等等環節,企業都無從知曉。
作為一個制造業基地,泉州擁有著穩定的貨品來源,完全可以建立一個電子商務物流園區,吸引一些電子商務公司落戶泉州。未來,安踏、鴻星爾克、匹克、特步等品牌企業的產品都可以在園區集中,通過同一條或者不同物流渠道運送給各地的買家。
霍:在歐洲,70%的歐洲公司已經將他們業務中的至少一項職能外包出去,其中有20%的公司在未來兩年要提升他們的外包規模和層次,因為他們越來越將外包看成一種取得競爭優勢的手段。許多傳統的制造商也開始通過逐漸剝離生產環節,轉型為生產服務系統提供商,如IBM等。
泉州民營經濟發達,深厚的制造業基礎是發展服務外包業務的土壤”。以鞋服企業為例,企業打響品牌之后,就可以實現制造環節的外包,成為品牌服務供應商;對于在設計、銷售等某一環節較有優勢的企業來說,也可以通過將一部分生產性服務業從主業中分離出來,新組建為獨立核算的設計、銷售外包服務商,為同行業的其他企業提供外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