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新加坡4月28日訊(記者陶杰)由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主辦,中國駐新加坡使館經濟商務處以及新加坡資信通訊工商協會協辦的中新服務外包交流會”今天上午在著名的花園城市新加坡舉行,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中國駐新加坡使館公使銜參贊李銘林、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中國司副司長馮家強、中資機構駐新加坡代表以及新加坡當地企業界代表等上百人參加了交流會。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在交流會上致辭。中國經濟網陶杰/攝
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中國司副司長馮家強在交流會上致辭。中國經濟網陶杰/攝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首先在交流會上致辭。仇鴻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服務外包,國家的十一五”、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都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服務外包。這不僅順應了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而且也符合中國發展的需要,有利于培養人才,大力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成為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企業國際化水平、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新亮點。
仇鴻在致辭中說,經過不懈的努力,中國已經具備了較好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環境。首先是政策環境不斷優化,2009年至2010年,中國陸續確定了北京、上海、杭州以及廣州等21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全力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其次是高素質的人才供給充沛。近年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每年大學畢業生都超過600萬人,能夠為智力密集型的服務外包產業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供給;第三,離岸在岸市場協調發展。中國不僅注重與海外買家合作,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提供優質的離岸外包服務,而且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岸服務外包市場也是潛力巨大。金融、電訊以及制造業等領域的中國企業,借鑒跨國公司先進的運營模式,非核心業務外包釋放速度不斷加快;第四,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目前中國互聯網用戶已經超過了4.5億,寬帶用戶超過1億,以3G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技術日益普及;第五,企業實力以及國際競爭力穩步提升。2010年中國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企業有280家,超過1億美元的企業達到15家??傮w說來,中國的服務外包產業前景十分廣闊。
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中國司副司長馮家強在致辭中說,新加坡的服務產業比較成熟,政府很早就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提高效率和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性。目前,信息技術應用已經普及到全民社會,大大帶動了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和發展。新加坡的服務性企業已經走向國際,在中國的服務產業投資涉及到信息技術、交通物流、教育、醫療以及環保等領域,為擴大新中兩國的服務產業交流與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馮家強說,中國是新加坡主要的服務貿易合作伙伴之一,他希望通過此次交流會,能夠讓更多的新加坡企業充分認識和體會中國的服務行業,尤其是服務外包產業的美好前景,并期待新加坡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將隨著兩國政府的互動和民間的交流,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服務外包工作委員會高級顧問曲玲年,在交流會上詳細介紹了目前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代表也各自介紹了本地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以及目前的發展狀況。
據了解,2010年中國實現軟件業務收入13364億元,同比增長31%,產業規模比2001年擴大了十幾倍,年均增長38%,占電子信息產業的比重由2001年的6%上升到18%。未來20年,中國制造業與服務業之比,將會由目前的6比4,逆轉為4比6。社會將由資源消耗型經濟,向環境友好型的綠色循環性經濟發展。屆時,中國的服務業規模將達到14萬億美元的水平,比2010年凈增12.5萬億美元,相當于再造一個今天美國的服務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