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調轉變發展方式的當下,服務外包不僅僅是具有增長潛力的產業,它對于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意義也很重要,因此,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政策扶持。與此同時,隨著國內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為主體的中國服務外包本土需求市場近年來也迅速增長。
服務外包扶持政策陸續出臺
服務外包,特別是離岸服務外包成為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支撐點。
商務部人士指出,近幾年來我國外貿出口在穩步發展,但同時也遇到許多問題,如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國外貿易設限不斷增強、貿易摩擦不斷增多等,要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已經越來越困難,因服務外包對資源成本依賴程度較低、國外設限不強,具有快速增長的余地,從而有望成為出口新的增長動力。”
另一方面,服務外包的附加值也很高。有數據顯示,來料加工的國內增值部分只占總規模的2%—3%,最高的不會超過5%。而服務外包產業的國內增值幾乎是90%以上,也就是說,100億美元的服務外包出口,可能相當于制造業近2000億美元的來料加工出口。
考慮到服務外包的高成長性和高附加值,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扶持政策陸續出臺。據王超介紹,2009年和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陸續發布文件,確定了21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并從財政、稅收、金融、電信、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出臺了30多項政策,全力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記者還注意到,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特別提到,要積極承接國際產業和沿海產業轉移,培育形成若干國際加工制造基地、服務外包基地。
同時,商務部在全年的工作要點中強調,要鼓勵國內企業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加強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和公共平臺建設;創新支持政策,鼓勵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探索符合本地實際和特點的發展模式。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周銘在第三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上表示,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有可能在目前21個城市的基礎上擴容。
本土需求市場迅速增長
除了離岸服務外包快速發展外,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最新發布的《2010年中國服務外包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以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為主體的中國服務外包本土需求近年來也迅速增長。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服務外包工作委員會高級顧問陳剛在第三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期間表示,中國內需市場非常大。2009年中國本土買家市場容量在600—700億美元,而真正釋放的需求在60—70億美元。
據陳剛介紹,隨著金融信息、醫藥衛生和電信等第三產業開始啟用國內的服務外包供應商,預計到2015年以后,中國服務外包內需市場或將上升到280億到320億美元的規模。比如,在人力資源外包市場,中銳教育集團商學院院長張砼對記者說,60%—70%的歐洲和85%美國企業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人力外包,而中國目前不足10%的企業使用人力資源外包服務,這表明中國人力資源的市場空間還很大。
比如很多汽車企業開始‘組織瘦身’,有可能放棄某些不擅長或效率不高的人力資源流程領域,精簡非核心業務領域的人員。”張砼說,中銳教育正是看好這一市場,開始打造汽車服務人才培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