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雷漢發、通訊員陳欣報道:河北秦皇島開發區十一五”經濟發展成就是一個亮點,在此期間,該區全區實現生產總值年均增幅達到17.4%,由88.2億元上升到了180.3億元;財政收入年均增幅達到19.3%,由14.9億元上升到25.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年均增長17.2%,由60.2億元上升到109.9億元。秦皇島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胡英杰對記者說:秦皇島開發區能夠在十一五”期間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來抓,引進優勢項目、加大技改創新、擴大服務外包、強化約束機制,使全區產業體系實現了脫胎換骨的顯著變化,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注重引進優勢項目帶動升級。十一五”期間,秦皇島開發區扎實推進項目帶動戰略,重點引進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戰略性項目,以項目壯實力,用項目促發展。通過大力工作和優中選優,實際利用外資7.9億美元;引進內資項目1751個,實際引進內資289.6億元,使得LM風電葉片、中航惠騰風電、中信戴卡產業園等一批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項目先后落地或已建成投產,加快了開發區工業轉型升級步伐。使全區正朝著中國北方電子產業、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等大型產業基地邁進。
加大技改創新力度促進升級。十一五”期間,開發區根據產業特色和布局,著重從玻璃建材、糧油食品、冶金壓延、電力熱力行業入手,對重點企業進行分析調查,制定有針對性的技改方案,促進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加強技術創新,強化科學管理,促進產業升級。先后對開發區企業實施了近萬項技術改造,從技改升級中獲得10億元以上經濟效益。
擴大服務外包優勢助力升級。為了擴大開發區服務外包優勢,開發區專門制定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暫行規定》。截至目前,開發區累計有服務外包企業25家,占全市的66%,累計專利711項;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4家,被命名為河北省服務外包示范區”和河北省服務外包培訓基地”。
強化資源環境約束保障升級。開發區嚴把關口,近年來,有近20家企業因能耗高、污染重被招商部門拒之門外。而對生產企業實施一票否決的嚴格的過程控制將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理念深入到轄區重點企業。使全區所有企業實施了達標生產,在每年節約標準煤上萬噸的同時,年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10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