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中國的服務外包產業近年發展迅速,正以每年超過30%的增長速度成長。中國市場的潛力和吸引力,也正成為全球服務外包市場新的機遇和增長來源。
服務外包,指企業將自己的非核心業務流程,通常是IT業務的研發、運營和維護服務,轉移出來,交由供應商承接,而用戶將專注于核心業務流程。信息技術外包(IT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是服務外包的主要形式。
2003年9月落戶在中國東部城市杭州的靈川軟件系統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為國際投資銀行做信息系統運營和維護服務的外包服務提供商。例如總部在歐洲的一家銀行的計算機數據系統出現故障,靈川公司這家外包服務商,就可以通過一套安全的網絡系統,在杭州幫助銀行處理故障。這樣既節省了大量的成本,又可以使公司專心經營核心業務。
從公司成立之初只有幾個人的團隊,到去年員工達到上萬人,實現出口產值1000萬美元,靈川軟件系統有限公司行政經理葛明說,靈川公司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國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及各級政府對服務外包產業的政策扶植。
葛明說:對我們來講,這幾年在中國的發展是非常順利的,特別是在杭州,到了07年之后國家開始重視這個行業,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之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勵這個行業的發展,同時杭州市、浙江省也是對這個行業有一個支持。”
中國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超日前在一次服務外包博覽會上表示,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新亮點。他說,由于社會穩定,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中國已經具備較好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環境,未來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前景將更為廣闊。
王超說:政策環境不斷優化。2009年和2010年,中國確定杭州等21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從財政、稅收、金融、電信、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出臺了30多項政策,全力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據了解,今年中國將公布的商務領域的六個專項規劃中,服務外包專項規劃將成為其中之一。該規劃將特別提到,要積極承接國際產業和沿海產業轉移,培育形成若干個國際加工制造基地、服務外包基地;創新支持政策,增加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王超表示,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已經成為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在中國蓬勃發展的基礎。隨著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回暖與復蘇,中國服務外包市場不斷發展。2010年,中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達到145億美元,同比增長43%。
雖然服務跨國轉移很久之前就已經提出,但一直被認為是不可能,直到20世紀90年代,印度人開始為美國人解決千年蟲”問題,并開始將部分工作帶回印度本土加工,才使服務外包成為可能。
在過去30年里,發達國家將部分制造業逐步轉移外包出來。據統計,目前中國制造業占全球制造業產值的8%到10%,中國制造”享譽全球。在發達國家,服務業一般占GDP的近七成,這樣龐大市場,也讓下一輪"中國服務"的市場不可低估。
來自中國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服務外包產業規模超2700億元,同比增長35%。按過去5年年均30%至50%的增速發展,到2015年末,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周銘表示,面對機遇,中國的服務外包產業要形成合力,提升一個層級,建立立體化的國家品牌。
周銘說:推進服務外包產業,國家品牌最重要??从《?,可以明顯感受到,大家一講外包,首先想到的是印度,并沒有直接想到班加羅爾之類。因為發包方發包程序,是先選國家,很多買家多次向我們提出,一定要打國家品牌。要把中國做成,一講外包,要就首先想到中國。”
周銘也坦言,發展服務外包產業,人才始終是瓶頸問題。靈川軟件有限公司所在的浙江省,服務外包的從業人員就突破了18萬人次。市場有著巨大的缺口,企業對于高素質人才是求賢若渴。
中國服務貿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仲澤宇,講過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外商到杭州的園區考察服務外包的情況,在當地的官員介紹園區的服務、配套和各種硬件設備的時候,外商說:停,你只要告訴我,如果我現在讓你馬上招2000個員工,是不是可以做到?”
中國已經明確,到2030年服務業產值在GDP所占的比重要達到65%,在教育學科建設中也會向此靠攏,把服務學”列入一級學科正是教育部目前的一個改革方向。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周銘表示,除了有國家的補貼外,目前現在各城市對于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或者實訓基地,到2010年底,將培訓80多萬人。
周銘說:中央財政對經過培訓,每一個被服務外包企業雇用的學生,給予每個人4500元的補貼。培訓機構會有500元的補貼。這種培訓要解決的是,跨國公司來選址的時候,我們有人才貯備,他們才敢選,否則他到這兒招不到人,沒法兒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