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餐飲、酒店等服務行業人才短缺愈演愈烈,而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能否進入服務行業就業也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話題。筆者在采訪中發現,對于這個問題仍存在著支持與反對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而業內專家也指出,服務行業將成為未來就業的主體,大學生們應轉變觀念。同時專家也呼吁大學教育應該準確定位并培養學生的相應能力。
●支持聲音:服務行業可以積淀工作經驗、對未來創業大有裨益
據了解,目前有部分在校大學生利用假期或空余時間已進入服務行業,部分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服務行業并非簡單的服務工作,而是有著諸多可以探究的空間。
餐飲服務行業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服務,”北京某大學大三學生呂宇告訴筆者,寒假期間,他在老家武漢餐飲公司做服務生。他說,通過這段短暫的工作經歷,自己深知做好餐飲服務工作并非一日之功,諸如上菜的順序,如何與同事相處、溝通,如何應對各類客戶等等都很有學問。”
在北京某麥當勞和肯德基餐廳做過短期兼職的孫云云向筆者表示:我們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已進入服務行業兼職或就業。不僅可以積累工作經驗,而且還能為自己賺取一些零花錢。如果有比較適合的職位,并與自己職業規劃相吻合,也會考慮選擇服務行業。”
●反對聲音:餐飲、酒店等服務業低人一等、專業不對口難以積累經驗
在采訪中筆者也了解到,有些學生不愿意進入服務行業兼職和就業的主要原因是認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為別人服務低人一等。
在餐廳做服務員免不了受氣,而在服務的過程中始終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如果進入金融、現代旅游或現代文化產業則會考慮。”中國傳媒大學的一位女生表示。某旅游學院畢業的一位女生告訴筆者,她應聘某星級酒店工作職位時,負責人明確表示將給予發展空間,但進入酒店后則安排她做擦地板、鋪床等服務工作。她想起多數同班同學已進入機關或外企工作時,因自尊心受損而選擇放棄了酒店的這份工作。
我本科讀的是林農專業,不可能選擇餐飲、酒店或旅游等服務行業做兼職或就業。”在朝陽人才市場的招聘會上一位男生向筆者表示,到服務行業做兼職學不到什么經驗。”
●專家看法:服務行業將成為未來就業的主體市場,大學生應轉變觀念
有專家指出,快速發展的金融業、房地產業、中介服務業、信息服務業、文化產業、酒店旅游業及服務外包等服務業將成為未來就業市場的主體。因此,大學生應該轉變傳統就業觀念。
大學生選擇服務行業將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將會有更多的大學生選擇這條路線。” 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路軍指出,首先,由于服務業對人才市場的需要逐步上升,報酬也在穩中有升;而當公務員或進入國企畢竟鳳毛麟角,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同樣也是普通勞動者的大學生進入服務行業變得順理成章,這是社會變革的大趨勢。其次,教育是提升社會整體素質和文化修養的一個過程,讀書與職業并不完全掛鉤。路軍教授認為: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正在隨著國內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而變革著,勞動最光榮,服務行業并非低人一等,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最為關鍵。”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表示:酒店管理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酒店管理也是一門極為復雜、嚴謹的學科,并非人們想象中簡單的服務和勞動。因此,大學生應從觀念上有所認識和改變,和金融、交通、電信等行業一樣,賓館、酒店管理都屬于同一服務類型,并無貴賤之分。”
目前服務業人才短缺并不僅局限于酒店等服務行業,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不斷增加,在就業遇阻時可選擇與自己職業規劃相吻合的服務行業并從基層做起”,KAB創業教育全國推廣辦公室秘書長魏和平指出,傳統酒店管理人才學歷并不高,而大學生的進入將對整個服務行業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但并非所有大學生都適合選擇服務行業,應該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與職業規劃才能有所作為。”
●專家呼吁:大學教育應該準確定位并培養學生的相應能力
熊丙奇指出,一方面大學人才培養的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與社會需求嚴重脫鉤;另一方面,行業本身的改變以及對崗位的提高也有一定關系。由于服務業本身處于低端或僅需要簡單勞動力,因此,服務業諸多價值并沒有延伸、擴大;如果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賦予某一行業服務的附加價值,那么行業本身的附加值將會無限放大。同時,大學生也會為自己找到用武之地。另外,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應該具備一致性。人才培養應該與市場需求有一定關聯,否則將影響教育的發展,同樣也制約行業的發展。因此,大學教育需要準確定位,應注重培養學生相應的能力。